原标题:2020年南京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出炉 今年政府将办哪些民生实事?人大代表投票来决定。 1月9日,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为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南京市人民政府拓宽征求意见渠道,充分把握市民对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出行以及改善居住条件、提升政务服务等方面的需求,经过10多轮研究论证,遴选形成12件候选项目提交大会,请人大代表审议并票决。 这是南京市首次在人代会上通过人大代表投票方式决定政府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以下为2020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新增50个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新改扩建30所幼儿园,增加10000个学位; 新开办10所中小学,增加15000个学位;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制定出台中小学幼儿园教室照明验收标准,提升学校教室视觉环境。 推动医养深度融合 新增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4个; 为5000名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家庭适老化改造; 新增10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新增2400张护理型床位;启动建设市级示范性养老公寓。 方便群众交通出行 以保障房片区及新城区为重点,优化公交线路30条;改造公交站台150个;加强电动车出行管理;实施20处小微堵点改造;主城区新建公共停车场17处,新增泊位5000个;继续推进十个节点片区停车难综合治理。 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新增28万名大学生在宁就业创业,援助1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促进退役军人、农民工等各类重点群体就业。 推进垃圾分类治理 提升垃圾分类处理能力; 完成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一期建设工程;通过多渠道开展垃圾分类政策法规宣传,在工厂企业、园区街道社区、公司楼宇、中小学校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活动,在基层社区实施垃圾分类鼓励措施,组织培训志愿者2万名。 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完成68个老旧小区整治; 增设1000组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开展物业机构信用评价,覆盖80%以上小区;每月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日”活动,涉犬警情违规查处率达95%;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有限放开渣土白天运输,降低噪声污染。 改造治理棚户危房 实施棚户区改造300万平方米,新建棚改安置房2.64万套;为2800栋高层住宅实施消防设施增配或改造;完成406幢危房消险治理,基本消除在册危房。 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建成10家互联网医院,为患者在线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服务,试点开展眼底筛查;为14岁以下残疾儿童免费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建成市级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和3家安宁疗护试点医院;在公共场所设置50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开展10万人次普及培训。 治理城市水环境 综合治理友谊河、沙洲西河等20条河道水环境;完成王府大街、华飞路等12处积淹水片区改造;实施主城应急水源工程,保障主城应急供水。 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500场,农村放映公益电影7500场;“宁体汇”平台新增15家免费或低价开放场馆,惠及市民100万人次;新建绿道120公里,新增健身小绿园10个、健身步道80公里; 实施钟山风景区(玄武湖)环境整治;建成幕燕滨江赏樱景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180个; 完成450公里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建成19座农路桥梁; 新改建农村公厕600座。 政务服务更加智慧 建成社区网格化综合治理信息化平台; 建成南京市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管理系统; 打造人才落户“一件事”服务新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