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国内首家工厂式智能珍珠养殖基地开蚌 经验可复制推广

时间:2020-03-28 14:18:41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原标题:国内首家工厂式智能珍珠养殖基地开蚌 经验可复制推广

  “17.1毫米,从色泽、圆润度、成珠率等标准看,这颗珍珠属于上好的珠宝级,市场价大约是4万元。”3月27日,浙江百瑞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诸暨的淡水珍珠养殖基地正式开蚌,董事长傅百成拿着一颗刚从河蚌里取出的珍珠告诉记者。

  该基地是国内首个工厂式智能珍珠养殖基地。“从现场开蚌情况来看,珠宝级珍珠达到40%左右,这说明工厂式智能养殖技术已经成熟。”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王爱民兴奋地说,这项技术将引领全国珍珠行业转型发展。

  在1200平方米的养殖池里,约10万只珍珠蚌生活在一排排养殖架上,自上而下共有4层。“工厂式智能养殖最大的特点是自动化,管理人员只要坐在控制室里,就能监控生产流程。”傅百成介绍,这是一套集插核、投饵、水环境管控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化养殖方式。据悉,首批开出的两万只珍珠蚌,预估销售产值超2000万元。

  一直以来,淡水珍珠养殖对水体的污染饱受诟病。“工厂式智能养殖解决了水体污染问题。”诸暨市姚江镇副镇长徐天培说,养殖池里的水是循环水,珍珠蚌的排泄物会随着池水被定期打入沉淀池,过滤后的废水经过消毒、杀菌、增氧后,重新送入养殖池内。此外,其单位面积养殖数量是传统养殖的50倍,养殖周期能从过去的3年至5年缩短到1年半左右。

  据了解,早在2005年,傅百成便启动了淡水珍珠生态循环工厂化养殖项目。但事情没有想的那么简单,贝壳类工厂式养殖非常难,高密度的养殖极易让它们发病。傅百成经历了一系列失败,2018年由于水体营养不均衡,珍珠蚌饿死了一半,损失300多万元。

  然而,傅百成没有放弃,还投资1.8亿元,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最终在珍珠养殖上实现了转型。本次顺利开蚌,也意味着工厂式智能养殖珍珠终于有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