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戈壁钢城60余载“乘风破浪” 寻“智”解危拓国际市场 扎根戈壁滩62载的中国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酒钢)在不毛之地“披荆斩棘”建成中国西北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如今,智能化建设和多元创新发展成为企业“乘风破浪”的底气,不断拓展国际朋友圈,产品已应用于亚洲、欧洲、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难,酒钢的成长真难。”谈及钢城的发展历程,酒钢发展规划部部长陈平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说,该企业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第四家钢铁联合企业,“飞沙走石的戈壁滩,除了嘉峪关关城,就是酒钢的厂房,加之原料运距大、企业成本过高、市场需求量小等,发展备尝艰辛。” 后又因多种原因“三上两下”,直到1970年,设厂12年后出铁,1985年出钢,2000年集团公司完成上市。 51岁的陈平是一位“老酒钢人”,见证了这家省属国有大型企业最为辉煌的岁月。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钢材市场需求倍增,酒钢生产的中厚钢板被喻为企业的“印钞机”。 “这15年创造了震惊全国的‘酒钢速度’,钢城各车间忙碌得热火朝天。”陈平说,“十五”期间,企业还探索跨区域与国际化发展,在兰州榆中、山西翼城建设钢厂,并在南非合作开发铬铁资源。 酒钢前进的步履仍未一帆风顺。2015年,酒钢全年亏损近90亿元人民币,出现了“钢材不如白菜价”的窘境。 “破解资源综合利用难题是关键。”陈平说,2016年以来,酒钢积极开发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原料生产地,从蒙古国、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等地进口铁矿、焦煤等原料;加大技术创新提高自有铁矿石的利用水平,填补因环保限采、贫化难选等引起的区域原料短缺。 寻求智力支持是酒钢危中寻机的路径。目前,酒钢组建了氢冶金研究院、铝业研究院、矿业研究院等,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已经让酒钢尝到了甜头。”陈平说,2019年,企业开发超级双相不锈钢、镀铝锌彩色镀层板、高寿命铝电解槽用钢等37个产品;核用不锈钢产品还应用于巴基斯坦卡拉奇、“华龙一号”海外首堆核电站;不锈钢手机用材,成为国际高端手机制造商指定供货商。 酒钢集团制定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推动5G网络、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传统产业产线数字化;推广“无人化”技术,加快智能化改造进程。 陈平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中国制造的成套装备送往海外,作为最重要基础材料的钢铁、铝也随之“走出国门”,钢城迎来新机遇。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