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昔日黑河道 今朝变公园 温州生态园打造城市“绿心” 城市是需要湿地的。杭州有西溪湿地,武汉有金银湖湿地,在温州,三垟湿地正成为这片土地上的新坐标。 “苍鹭回来了,水鸟回来了,它们在水面上翩翩起舞,美极了。”温州榕源文旅有限公司员工杨茜茜如此表白三垟湿地。自2018年国庆开园以来,温州生态园迅速成为城市“绿色打卡地”。截至2019年底,湿地游客量突破200万人次,荣获“2019中国文旅融合示范景区”。 看面积,占地10.67平方公里,地势开阔;看位置,地处温州大都市核心,接连大罗山脉,三垟湿地公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在十几年前,这里可称不上城市“绿心”。“生活用水、企业污水都排到河道里,河水脏得很。”瓯海区三垟街道原住民陈彩松说。 温州生态园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郑华介绍,当时湿地范围内有9个村子、近2万村民和1000多家企业,“要想保护好湿地,搬迁是第一步”。但所谓“故土难离”,久居此地的原住民一开始并不买账。陈彩松说,尽管不太乐意,但当时环境污染确实比较严重,也就搬了出去。现在看,这个决定没有错,河水清了,来这里游泳的人多了,他也在园区谋得了一份种水稻的工作。 借力温州“五水共治”和美丽河湖创建,2015年下半年,湿地内9个村启动整村搬迁。2017年起,温州生态园坚持“项目中心制”方式,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在投融资、征地安置、生态治理、景区提升等方面全面推进。整治后效果立竿见影,三垟湿地重回清水依依,环境好了,生物栖息多了,到访游客也多了。据不完全调查,与2003年生态本底调查数据对比,湿地内植物增加100余种,被称为“生态试纸”的鸟类,种类和数量也明显增多,水质全部达到Ⅳ类以上,部分水域达到Ⅲ类。 提起今天的湿地公园,郑华很自豪,“建起这么一座湿地公园,那是一座城市的千年之计。”郑华说,湿地起到的不仅仅是生态调节的作用,还是百姓家门口的休闲度假区。长远来看,这座湿地公园是温州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生态效益正在凸显。眼下,当地着力推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培育深度融合,建成南仙漫堤、花岛花溪等美丽温州体验地,瞄准精准招商,设计、招引绿色经济等高端业态项目,做好生态与生产、生活的融合,充分发挥生态服务功能和绿心的辐射效应,有力促进和带动周边产业转型和城市能级提升,不断形成以生态园为中心的大生态经济圈。今年10月初,位于湿地公园北部的休闲片区、亲子乐园将对外开放,释放绿色生产力。 (文章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