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惠安县农业农村局:“三项举措”打通农村“三资”监管整治“最后一公里” 为实现全县农村“三资”监管的规范化、信息化、常态化,福建省惠安县农业农村局以辖区东桥镇为试点,按照“先有后优、整合融合、注重实效”的原则,投入资金开发“三资”监管DCMA系统,创建一个“管好”与“用好”并重、“强村”与“利民”并进的“三资”监管平台,全力打通农村“三资”监管整治“最后一公里”。 搭建平台,摸清盘活资产“家底子”。 清产核资方面,建立村级“三资”信息库,按照“应进必进”原则,全面核实农村集体“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行效益等情况,及时纳入系统,实时更新数据,实现村级现有“三资”管理全覆盖、无死角。 资金管理方面,建立村级资金公开信息库,对各村银行账户进行绑定,从源头上动态掌握村集体资金使用情况,每月形成财务公开报表,接受群众监督,实现村集体资金收支全透明、可追溯。 项目立项方面,建立村级资产资源电子招标和公示信息库,村级可通过平台申报村集体资产资源出租处置及工程项目招标备案,由镇级确定事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后,根据具体情况由村、镇或县招投标中心主持办理。 工程建设方面,建立工程建设动态管理信息库,每一份村级经济合同签订后直接扫描纳入系统管理,并对项目进度、验收、结算等环节进行实时更新动态,闭环管理,有效防止出现权钱交易、人情工程、面子工程,实现工程建设监管全过程、全留痕。 抓好环节,扎紧织密监管“铁笼子”。 构筑制度“篱笆墙”。平台首页设置法律法规模块,内设“三资”管理、收支预(决)算管理、招投标管理等11个制度类型,镇村操作员、监督员可按需查看、上传和下载相关文件,依法依规依流程开展“三资”管理事宜,进一步提升规范化水平。 加足监督“防腐剂”。借助“三资”监管平台,镇级纪委部门、“三资”监管中心、村级纪检委员可实现在线即时跟踪村集体“三资”增减变化、项目立项进程、工程建设动向等情况,督促各村规范“三资”管理及落实村务公开,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系统抓手和科技支撑。 打造档案“数据库”。形成村级资产资源和工程项目信息档案,实现村级资产资源处置和工程项目建设事前、事中、事后资料数据化、电子化,随时提供查询,帮助村级组织建立群众威信,就地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拉紧支出“警戒线”。建立大额费用支出电子监察系统,自动采集项目运作、物资采购、资产资源交易等关键数据指标,对超过系统设定限额的,即时预警,实现统计的节点化、处置的预警化。 做优服务,抓紧抓牢平台“牛鼻子”。 服务大数据分析。将分散、静态的粗放监管向集成、共享和动态的科学监管转变,强化线上数据应用、运算,将全域内农村集体资产、负债、收支等数据进行同比、环比、类比等多指标分析,实时提示村集体“三资”的运转质效、风险隐患、预警处置等情况,提高监管的靶向性、科学性、准确性。 服务不动产管理。开发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管理平台,将航拍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相结合,引入土地确权档案系统、清产核资管理系统和国体空间规划等数据,对农村集体和农户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属、四至、空间位置等信息进行电子化数据构建,有效解决四至不清、面积不准、权属不明等问题,使不动产管理更加精准、规范。 服务承包地流转。搭建合作社管理平台,及时发布流转意向和需求信息,引导农民将承包耕地经营权流转给农业企业、种植大户推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村集体向种植大户、企业收取一定比例的土地流转管理费,所涉农户既获取了地租,还可通过基地打工赚取佣金,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和个人收入双增长。 服务全方位监管。开发线下监管移动终端,实现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同步更新、发布,形成横向的纪检监察、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和纵向的镇村户对村集体“三资”四方监管格局。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