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甘肃定西黄土高坡上 有片“福州林”

时间:2020-09-13 17:01:14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原标题:甘肃定西黄土高坡上,有片“福州林”

  大西北秋意渐浓。甘肃省定西市北部山区,几座山头放眼尽是青翠,针叶林木整齐连片,改变了这里曾经光秃荒凉的黄土高坡“本色”。这片林,以相隔2000公里外的沿海城市为名,人称“福州林”。

  “我们有个心愿:这片生态林能三季有花、四季有绿,让西北的冬天也能见到绿树。”走在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中川村的林场,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教授张国防边测量树木的生长高度,边说起“福州林”的故事。

  甘肃定西曾以“苦瘠甲于天下”而闻名,所处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十年九旱,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是当地人的真实写照。20世纪中叶,定西山区农民穷得连柴都烧不起。

  为了帮定西摆脱贫困,自2017年起,福建福州与甘肃定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当年3月,福州·定西东西扶贫协作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生态林项目启动,福州先后派出福建农林大学及福州林业、水利等部门多批专家和技术人员赴定西造林。

  “刚来的时候,这里放眼望去都是裸露的黄色。”张国防回忆说。当地多年来持续植树造林,不过,受自然条件限制和雨水冲刷走土壤腐殖质层等因素影响,种下的树存活率低,往往“种树不见树,造林不见林”。

  “种树不只是挖坑、埋苗、浇水,还需要用系统工程的理念来造林。”张国防说,要创新机制适应当地的特殊环境。经过多种试验,他们采取了针阔结合的模式,并加大种植密度。为破解干旱贫瘠的难题,“福州林”采用了种植耐旱树种,增施有机肥,建设水利设施等办法。

  经过3年的生长,云杉、油松、樟子松等树苗长势喜人,林下草种茂密,身处其间,感到空气中的丝丝湿润。

  “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树林已经形成小气候,连杂草都长得很好。”这几年,张国防每年都要往西北跑十几趟,一期工程之后又开始了后续的三期造林。他欣慰地说,一年平均长50厘米,原来1.5米的幼苗已经长到了现在的2.6米,存活率90%以上,覆盖面积超过万亩。

  由于育苗、护林、零工等需求,生态林的发展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增加收入的机会。

  安定区石泉乡吕坪村的刘淑梅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靠打零工、务农维持一家老小生计,“一年家庭收入1万元已经算是多的了。”去年,她开始在“福州林”务工,因为表现良好被稳定聘用,每月工资3000元。

  她的丈夫也在林场打工,一天工资150元,月收入4000多元。夫妻二人还干些农活,总共年收入8万多元。“关键是一直都有活干,收入稳定,已经脱贫了。”刘淑梅补充道,空气环境好了,孩子生病次数也少了。

  像刘淑梅这样的受益贫困户不在少数。“福州林”副场长包小兰介绍,生态林惠及退耕还林118户,户均增收11633元;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增收8000元;带动9户贫困户育苗21亩,每亩年增收1655元;吸纳390户贫困户参与造林务工,户均年收入3280元。

  “种树就是造水,造水就是造钱。”张国防说,要把风景种出财富

  目前,“福州林”林下经济探索套种果树、药材、蜜源花养蜂等模式,让短期经济效益与生态长期效益相结合,效果已初步显现。张国防说,未来计划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惠及更多定西百姓。

(文章来源:新华网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台湾青年亲历大陆“民主协商实践”分享记
福州首票国际班列多式联运货物在马尾入境
今年1至7月厦门市外贸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9%
两岸青年“以舞会友”促街舞融合发展
(台海观澜)“海青节”折射两岸青年交流两组热词
福州再推5000个实习就业岗位助台青“登陆”发展
福州市仓山区闽剧协会揭牌 致力推进闽剧振兴
“通量―大气―遥感观测平台”:全球首个双塔通量观测平台在福建上杭揭牌运行
福建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于八月中旬在榕召开
“2023中国―东盟周”在福州开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