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国家启动高值耗材带量采购:药品之后 医疗器械迎大变局?

时间:2020-09-21 19:22:09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原标题:国家启动高值耗材带量采购:药品之后,医疗器械迎大变局?

  带量采购大势不可逆。

  继药品带量采购之后,传闻已久的医疗器械国家集采终于迎来新动向。

  9月14日晚,国家医疗保障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天津组织召开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启动会,冠脉支架是首批带量采购品种。同时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也在天津成立,由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具体承担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日常工作。

  此前,9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召开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韩正强调,要抓紧巩固完善制度成果,形成更加规范的制度体系,推动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要加快扩大集采范围,着力破解医用耗材标准不一、分类不清等问题,扎实做好心脏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9月18日,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发布人工晶体类的联合采购通知,“为做好京津冀及黑吉辽蒙晋鲁医用耗材(人工晶体类)联合带量采购执行工作,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于2020年9月21日起,组织开展京津冀及黑吉辽蒙晋鲁医用耗材(人工晶体类)联合带量采购网上签订三方协议工作”。

  这意味着,在药品国家集采进入常态化之后,医疗器械市场格局也开启重塑。

  重塑行业格局

  医疗器械市场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当前,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市场增速高于全球市场规模增速。近年来,在创新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以及MAH等制度创新的推动下,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在近日由BioBAY联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医疗器械高峰(DeviceChina2020)论坛上,泓元资本创始合伙人朱青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从国家的采购政策来看,比如带量采购,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觉得挺好。国家有深远的考虑,医疗器械在流通领域消耗利润太大,最后创业的不如卖器械、做设备。企业生产、管理那么多人,产生的真正价值实际上很微小,得到的回报很微小。怎么样打破这种僵局?压价格之后让厂家获利,获利后加大创新。一旦创新有活力,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就愿意去投,所以这是一个链条,只有把原来传统的链条打破,下猛药才能让这个市场预留新的空间,让创新企业有希望。”

  在集采启动下,投资人关心的方向也发生变化。“如心脏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非常好,它的创新空间、再取代空间基本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厂家不是靠原来的研发抢占市场。”朱青生表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很多时候“被倒逼”实际上是好事,可能短期对一些企业打击较大,但它有一定积极性的意义。

  从2020年3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意见》,到第三次全国药品集采、国家层面高值耗材带量采购试点、新一轮医保目录谈判、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等多项重磅政策的持续推出及落地,都表明医保控费是未来医药行业的主旋律,而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承压明显,行业竞争格局亦将面临重构。一方面,具有成本优势、品牌优势及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将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创新的政策红利将推动国内药企创新转型的明显加速,创新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投资主线。

  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医疗器械总经理张昕在上述峰会上表示,“从整个政策方面,费用降下来是非常正确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未来会有更多层面影响创新,创新的代价会非常大。目前看来,尤其是在高值耗材领域做跟随性创新的企业,收益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集采政策各方面都是很对的,但是个人比较担心的是集采过程当中的搅局者,一些企业非理性的报价,对整个行业的打击非常大。希望在集采过程当中,能够从管理的层面做一些调控,以保证企业在集采过程当中,能够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来继续发展其他的产品。”

  接下来,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体外诊断总经理冯宣运表示,“今年各个省的集采计划全部都出来了,企业只能去迎接,希望政府能够有一些客观公正的体系指标。”

  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罗七一认为,“创新是有成本的,是要花钱的,是有代价的,中国的医疗器械做大做强是需要创新的,但创新有成本,相信政府和领导一定会掌握好集采和创新的平衡,以及企业持久发展的生命力的平衡,从而让所有企业向前发展,从政策层面为中国医疗器械做强做大提供根本性保证。”

  从企业自身来说,泓懿医疗总经理赵文元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集采在执行过程一定会有一些企业是牺牲品,可能是制定这些政策的必然过程。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跟产品寿命周期做出阶段有关系。”

  新型产品、成长期的产品,要很快加入带量采购也不现实,“因为新产品竞争一定比较少,只有到了很成熟的产品,比如心脏支架人人都可以做,人人做出来的东西都差不了多少。在这种情况下它应该也开始降价、让更多的病人享受。”

  投资并购新方向

  近年来,国家各部委密集出台了多项行业利好政策,特别是中央办公厅及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深化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更是高规格的奠定了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十年发展的坚定基础。而在资本市场方面,今年上半年,国内医疗器械领域融资共发生122起,规模超过203亿元,IPO上市达到9家。

  政策叠加疫情影响,从各个角度重塑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格局。

  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吴永现在上述峰会上解读了《新冠疫情如何影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新冠疫情对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产生了五大影响,包括多重宏观环境挑战、病人流量逐渐恢复、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以及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相比2018年,中国的监管环境有所改善,但宏观经济、政治稳定性、竞争程度还有价格医保环境都整体下降。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增速放缓可能会导致国内医疗体系的支出缩减。不过,疫情期间,医疗机构流失的病人在流逐渐恢复,互联网医疗也迎来快速成长。

  2020年Q1传统医院渠道受疫情影响病人数同比骤减,但到6月底已恢复接近往年同期人次,与此同时,互联网医疗在疫情期间也得到大幅增长。目前,住院病人流量已经基本恢复到去年6月同期的水平,特别是在一级医院,实现了双倍增长。年初,大家认为民营医院会受到很大影响,但是从数字来看,民营医院的增长比去年同期高了37%。

  疫情至今,国内领军企业的销售表现卓越,上半年实现了近40%的高速增长。吴永现认为,造成这种疫情后收入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四点:包括国际公司产品结构偏重于高值耗材,国内企业反应迅速,配合疫情扩大生产、调整产线、增加出口,国内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诊疗人次迅速恢复以及国际公司全球供应链受到影响。

  与往年整体稳健向上的趋势不同,新冠后防疫、急诊、重症类产品扶摇直上,而择期就诊类产品则遇到一定的挑战。在数字化方面,数字化正在医疗的方方面面逐步渗透,并在疫情的催化下加速推进。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215家互联网医院, 总数达到577家。线上(流量电商平台、在线药房、O2O服务、医院产品快递等)购买医疗产品和药品愈加普遍。此外,超过90%的医生表示厂商正在用数字化的沟通模式替代传统拜访。互联网医院已经从简单的患者咨询渠道逐步演变为重要的销售和客户维护平台。

  对于外资医疗器械公司来说,更多外资器械厂商会加速本土化生产进程。根据一项对24位进口器械厂商中国区总经理的调研结果显示:大约80%的高管表示他们已经有本土化的生产线,超过60%高管表示未来本土化生产将会成为趋势。

  面对疫情,中国的医疗器械厂商该何去何从?吴永现认为,在疫情复苏期,企业应为疫情恢复做好准备,利用业务放缓的机会“修炼内功”并制定好未来的发展战略,为市场复苏养精蓄锐。同时要强化政府合作,通过慈善捐助和补助项目,共同支持当地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此外,还要加速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数字化的改革项目,比如销售代表的全新模式、医生的远程教育等。在疫情后“新常态”期,应重点优化产品线,重新审视产品线,并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创新和高价值的产品上。其次,也要变革经销商模式,重构传统的经销商模式,为客户提供更直接的服务和解决方案。第三,要创新商业模式,加大数字化投入,用创新的方式惠及病人和医生,激发全渠道的潜力。最后,还要投入能力建设,投入资源开发新的能力,例如,真实世界证据 、数据分析。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台湾青年亲历大陆“民主协商实践”分享记
福州首票国际班列多式联运货物在马尾入境
今年1至7月厦门市外贸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9%
两岸青年“以舞会友”促街舞融合发展
(台海观澜)“海青节”折射两岸青年交流两组热词
福州再推5000个实习就业岗位助台青“登陆”发展
福州市仓山区闽剧协会揭牌 致力推进闽剧振兴
“通量―大气―遥感观测平台”:全球首个双塔通量观测平台在福建上杭揭牌运行
福建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于八月中旬在榕召开
“2023中国―东盟周”在福州开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