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收单外包开启备案制 支付行业竞争格局将迎来哪些改变? “科技、融合、合作是支付行业中始终不变的三个关键,银行支付与非银行支付从竞争转向合作,商业银行与支付机构互为用户、互为渠道、互为场景,在联合收单、科技输出、产品销售等方面将会不断加深合作。”拉卡拉支付总经理舒世忠在9月23日召开的第九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表示。 支付行业中,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错综复杂。近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收单外包服务备案系统已正式上线,或将给行业竞争格局带来深刻改变。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还公布了首批60家备案机构名单,其中既包括收钱吧、你好现在等收单外包服务商,也包括拉卡拉、银联商务、通联支付等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 收单外包服务乱象频出 随着近年来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收单外包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同时,行业中也出现了一些公司对业务风险疏于管控的现象,甚至有个别机构违规从事收单外包服务,为跨境赌博等违法违规商户提供服务,行业乱象引发关注。 市场参与主体因收单外包业务违规受罚事件常有发生。 202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中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因特约商户实名制落实不到位、未按规定对特约商户进行现场检查、未按要求向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收单业务外包管理办法和所选择的外包服务机构相关情况等行为,被处以157.5万元罚款。此类违规事件并非个例。 2020年06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2019年度收单外包服务机构评级等级》,本次评级工作,共有包括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内的109家机构对6561家收单外包服务机构进行了评分,评级等级为A类、B类和C+级的机构合计占比约53.42%,而在C+以下的机构合计占比高达46.58%。 合规化发展利好第三方支付机构 “支付正在成为既理财产品和信贷之后的新战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对《华夏时报》记者这样说道。 此前,收单外包市场的参与主体中,有收单外包服务商,也有第三方支付机构。易观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牌照展业范围并没有包含聚合支付展业范围,因此此前对于收单外包服务一直也没有明确说法。” 王蓬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次收单外包服务备案系统上线,将会利好第三方支付机构。因为在某种层面上,收单外包服务商和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着竞争关系,之前由于各种原因进入这一市场较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这个机会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收单外包业务,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在线下挖掘真实商户,所以这个政策给第三方支付机构多开辟了一种合规化盈利方式。” 同时,王蓬博还指出,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单外包服务商在竞争中各有利弊,银行在大客户资源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后两者相对灵活,目前这些企业也有一些B端的大客户。 就收单外包服务备案一事对企业影响的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联系了进入首批备案名单中的拉卡拉等公司进行采访,不过对方均表示不便对此作出回应。 一些头部第三方支付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响应协会的规范化管理要求,会积极参与备案。 “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是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作为自律组织的一种自律行为。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系统从制度和技术上对收单外包服务备案进行管理。这个管理办法的出台,针对收单机构业务外包出现的乱象进行了监管,将会规范收单外包服务市场秩序,促进收单市场健康发展。” 欧阳日辉对《华夏时报》记者这样说道。 聚合支付行业将向头部集中 据了解,收单外包服务中一部分较为重要的业务类型为聚合支付。 欧阳日辉特别指出:“本次管理办法主要目的之一是,监管通过一个二维码或App聚合不同的支付渠道(比如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云闪付)的所谓的‘第四方支付’,针对外包机构开展直接备案管理,银行卡收单代理商、聚合支付服务商等均被正式纳入监管。” 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形势、消费升级、科技发展等原因,聚合支付行业快速发展。易观发布的《中国聚合支付市场专题分析2019》显示,2018年以来,与聚合支付相关的投资超过 10笔,金额超过15亿元。聚合支付行业规模从2014年1000亿元发展到2019年预计达到40万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资或收购聚合支付公司,如腾讯投资深圳盛灿科技,京东收购哆啦宝,阿里巴巴通过旗下的恒生电子投资收钱吧。建设银行、恒丰银行、民生银行等也都在开展聚合支付业务。 资本市场火热的背后,聚合支付行业则存在着盈利模式不明朗、部分机构涉及洗钱,套现,诈骗,甚至涉嫌黄赌毒等灰色黑色产业链等问题。 而行业竞争也十分激烈,从业公司不仅面临同行竞争,还要面对实力雄厚的互联网巨头和商业银行。 如今,收单外包服务备案系统上线,聚合支付行业竞争将会加剧。 “对于聚合支付公司来讲,行业会向头部集中,目前已经有了这种趋势,备案系统正式上线后这一趋势会加强。因为之前聚合支付公司确实缺乏管理,行业内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洗钱、诈骗、违规提供支付通道等,合规化之后,一些存在问题的公司将会得到整顿。”王蓬博对记者说道。 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 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聚合支付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聚合支付覆盖商户数量为2307万家,商户渗透率达到46.1%。线下商户拓展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该行业存在门槛低、起步快、后期维护成本高、盈利性差等个特点。伴随扫码支付方式普及,聚合支付市场从事线下商户拓展的机构数量快速增长,但聚合支付市场真正具有自主产品技术研发能力的机构数量应该不超过100家。拥有自主产品技术研发能力是评判聚合支付从业机构是否合格的核心标准之一。 科技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行业重视。在第九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上海汇付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助理总裁余国亮表示:“支付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 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欧阳日辉对记者表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聚合支付机构面临洗牌,没有备案能力的机构只能主动退出,优胜劣汰之后的聚合支付机构迎来牌照时代;二是实施直接备案管理之后,实现信息共享,达到穿透式管理的监管目的;三是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与聚合支付机构深度合作,进一步规范第三方支付机构和聚合支付服务商的合作模式,现在的一些聚合支付公司回归技术,帮一些中型商户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商户的数智化综合能力。” 责任编辑:孟俊莲主编:冉学东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