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网浙江电力:建设高弹性电网 构建省级能源互联网】26日,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高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国网浙江电力已提出构想——建设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到2030年,率先在浙江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中国新闻网) 26日,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高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国网浙江电力已提出构想——建设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到2030年,率先在浙江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 何为“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 国网浙江电力介绍,浙江用电存在峰谷差大,且尖峰时间短的特点。2019年,浙江最大峰谷差达3436万千瓦,统调尖峰负荷达95%以上的累计时间为27小时。在传统模式下,电源侧、电网侧需“追随”最高负荷,以刚性投入提高最大供电能力。高弹性电网是一种更聪明的解决方案——唤醒负荷侧资源,把尖峰时刻用电需求“挪”到“低谷”时段,拉平负荷曲线,提高电网利用效率。 以具体场景为例,在杭州萧山,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数据中心此前就完成浙江首家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响应,1小时“让”出的10500千瓦负荷,可提供给5000户居民生活用电,数据中心因此获得65600元补贴——未来,杭州各大数据中心配套电力容量将达到该市新增供电能力的四分之一,其中蕴含巨大“负荷资源富矿”。 数据显示,截至9月21日,国网浙江电力汇聚577万千瓦削峰负荷、322万千瓦填谷负荷的“负荷资源池”,折算成经济价值,相当于少建一座五百万千瓦级的大型电站,节省投资180亿元以上。 今夏,在国网浙江电力实施的35次需求响应中,累计调控负荷144.69万千瓦,有效响应电量达173.51万千瓦时。 建设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省级能源互联网,对浙江而言有特殊意义。国网浙江电力介绍,浙江作为能源净输入省份,是典型的省级受端电网,外来电占比超35%。今夏,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达9628万千瓦,已超过部分发达国家用电规模,即将进入“亿千瓦时代”。 随着浙江用电负荷和供电压力持续增大,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运行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新型用能设施大量接入,该省电网形态越来越复杂。同时,市场配置、需求侧联动手段匮乏,海量资源仍处于沉睡状态,浙江电网仍属“源随荷动”的半刚性电网;且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外来电基本不参与浙江省内调峰,造成系统调节能力持续下降。 伴随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上述课题迫切需要破解。 “能源互联网建设正当其时。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电网在连接电力供需、促进多能转换、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中的枢纽作用,将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作为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核心载体,发挥其引领力、辐射力、带动力,打造能源互联新形态,构建能源互联网生态圈,创造能源互联网省域时间的浙江经验、浙江样本。”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尹积军说。 据悉,国网浙江电力已初步完成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的概念设计和框架体系构建,制定了弹性指数、效能指数、互联指数三大维度指数构成的高弹性电网发展指标体系;初步描绘省级能源互联网的未来形态愿景:通过清洁供给提供宜居生态,高效用能满足美好生活,合作共赢实现美丽蓝图,全力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助推浙江清洁能源示范省创建,打造与“重要窗口”相适应的能源互联网浙江样板。 国网浙江电力计划,到2023年,浙江省移峰填谷能力达到千万千瓦级别,推动该省电能终端能源消费占比达到40%等目标;到2030年,率先在浙江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支撑浙江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50%,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率先超过45%,单位GDP能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等。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