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北大荒秋收越来越“科技范”:北斗导航+遥感技术

时间:2020-10-03 16:16:47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原标题:北大荒秋收越来越“科技范”:北斗导航+遥感技术

  走进黑龙江省七星农场的田野,稻花飘香。七星农场第三管理区种植户宋吉林今年种了300亩水稻,尽管遭遇台风,但影响不是太大,今年迎来了丰收。

  望着沉甸甸的稻穗,宋吉林露出了笑容。回想起今年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他说,今年春耕时期雇工难、雇工贵,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帮了大忙。传统高速插秧机一般需要三个人配合,一个人操控机器,另外两个人装秧苗。

  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省力、省时、节肥、实用,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结合智能软件路径规划实现全程作业自动化,省去一名机手。由于不受机手体力限制,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工作时间长、效率高。

  不仅无人驾驶智能插秧,“北斗导航+大农机”还改变传统秋收方式。在七星农场一块水稻田里,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作业,机车身上,有一个接收信号的装置,这是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系统、智能数据监控和传输系统。

  有了这套装置,把作业地块的经纬度数据输入系统,设定后,即可实现自动驾驶。七星农场种植大户张景会说,技术人员远程用手机就可以查看现场工作情况和实时数据,一旦出现问题,系统会自动报警。

  张景会种地已20多年,过去种地是用“小四轮”,灭虫是用小药壶,收割是用镰刀,现在种收都是用带有北斗导航的大农机。“以前十几天才能收完的庄稼,现在几个小时就能收完。”张景会说。

  在卫星导航的帮助下,大型联合收割机可以在田间精确作业,误差在0至2厘米之间,而传统农机在人工操作下很难精确耕作。张景会说,大农机在卫星导航下还可以在夜间作业,不会出现差错,能够高质量收获。

  在七星农场,卫星导航、智能化、遥感技术等都得到应用。走进七星农场的大数据中心,高清屏幕能实时“盯”着水稻生产情况。“叶子纹路、爬在上面的小虫子,都看得清清楚楚。”七星农场农机中心主任孟庆山说,卫星遥感定位地块、摄像头直接锁定秧苗,坐在办公室里就制定好了植保方案。

  据了解,七星农场在2017年完成了大田种植物联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包括200个监测点、20个小型气象站、20套地下水位监测装置等,这些设备覆盖了122万亩耕地,可以自动提取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各项要素信息。

(文章来源:新华社)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