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京西40年后再种的水稻收成如何?本周日新京报带你稻花香说丰年

时间:2020-10-16 19:59:44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原标题:京西40年后再种的水稻收成如何?本周日新京报带你稻花香说丰年

  风吹稻浪,垂穗轻摇。十月中旬,京西水稻终于迎来收获期。时隔40年,丰台王佐镇佃起村重新种起了稻谷,这片稻田长势如何?最终收成几何?稻谷要经过几道工序才能“修炼”成盘中餐?10月18日,本周日上午9点半,新京报乡村频道将镜头瞄准北京城六区内最大稻田,直播带您稻花香里说丰年。

  经过超过150天雨水和阳光的滋润,城六区内最大的一片稻田终于等来了丰收期,待秋风拂过稻谷,金色的“浪潮”从眼前向远方荡漾。

  最近几日,丰台王佐镇佃起村稻田里的村民渐渐多了,村民说,想要抓紧时间和这时隔40年重种的水稻合个影,“七八十年代,我们这里就有水稻,当时自己还年轻,现在水稻又种回来了。”

  53岁的王凤城不是佃起村的村民,但每每看到有村民来和水稻合影,他心里总涌动着一股骄傲劲儿。他告诉新京报记者,打从今年四月份起,自己和另外两位来自河北的老乡就成为了这60亩稻田的专属看护,“白天黑夜地看着、盼着,我们也是眼见这稻谷一点点长起来的,总算有了收成。”

  看着秧苗一点点长大到稻穗低垂,看着稻田蟹静悄悄地壮硕肥美。王凤城觉得佃起村的水稻,长得比老家河北涿州的还要更好些,“主要是土壤好,我们那边现在多是沙土地,上午浇水,晚上地就干了。不像这里,土壤能存得住水。”王凤城预估了今年这60亩地的平均亩产,“单说稻谷,怎么也得有一千斤吧。”

  40年后,重新种上水稻的佃起村还能把水稻种好吗?耳听为虚,新京报乡村频道本周日带你眼见为实。10月18日上午9点半,新京报将通过快手、今日头条等平台“乡里乡外”账号直击京西稻田开镰现场,带你一起看看北京城六区最大稻田的收成如何,也将下到田间地头,手持镰刀,亲手为你收获金秋的一捧稻香。

(文章来源:新京报)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