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资本压力增加 银行急发可转债“补血” 近期,多家银行推进可转债发行进程。 11月9日,上海银行发行可转债事项上会并通过证监会审核。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除上海银行获得监管批准外,目前还有4家银行可转债发行进程正在推进中,包括苏州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和民生银行。 截至11月10日,今年以来银行机构中只有青岛农商行和紫金农商行成功发行可转债共95亿元,银行可转债发行机构数量和整体规模均不及去年。Wind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共有3家银行发行可转债,规模共计1100亿元。 如果上述5家银行可转债发行顺利推进,今年银行可转债规模有望扩容。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可转债相比其他再融资工具优势明显,相比优先股、二级债,可转债转股后可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可转债递延摊薄每股收益,当期不影响盈利指标;尚未转股前,可转债作为负债端融资手段,成本较低。 资本补充需求迫切 5家银行推进可转债发行 11月9日,证监会官网披露,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十八届发行审核委员会2020年第161次发审委会议对上海银行发行可转债事项进行审核,根据审核结果,该行获审核通过。根据发行安排,该行此次拟公开发行200亿元可转债,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上海银行未来业务发展,在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除上海银行外,近期还有4家银行可转债发行进程推进。11月6日,证监会披露对苏州银行发行可转债的反馈意见,要求该行就公司治理、理财业务风险、投资业务风险等13项反馈意见进行回复。11月3日晚杭州银行公告表示,近日该行收到证监会出具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单》。10月28日,南京银行公告,拟发行总额不超200亿元可转债,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支持公司未来各项业务发展,在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而9月末,民生银行已经回复了监管的反馈意见。 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看来:“突发疫情影响,银行计提拨备压力上升与银行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推动信贷快速扩张,以及银行表外非标资产回表压力等,今年在商业银行盈利普遍放缓的情况下,银行补充资本金需求明显提升,尤其是资本实力相对弱的中小银行。整体看,银行资本金补充压力不减的情况下,年底银行发行可转债的积极性依然较高。” “可转债在我国商业银行间虽有应用,但因其补充资本效率低、转股效率低等问题,应用并不是特别广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近期银行推进可转债发行,主要是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银行利润负增长限制了内源资本补充,同时加大了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力度以应对疫情,资本金消耗较大,从而面临较为突出的资本压力。” 相比银行其他资本补充方式,可转债具有一定优势。娄飞鹏告诉记者:“可转债是普通公司债券附加转股期权的混合型资本债券,转股前仅作为普通债券并有少量额度计入资本,只有转股后才能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因附加投资者转股的选择权,可转债的票面利率低于公司债券,同时转股部分相当于发行人按照转股价格发行新股给投资者。2017年证监会明确可转债不适用18个月发行间隔限制,可转债项目可单独排队,享受审核绿色通道,刺激了商业银行发行可转债热情。” 此外,周茂华认为可转债还具有其他优势:“由于具有转股特点,使可转债可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发行,通常情况下采取溢价发行;发行不需要进行信用评级,发行审核流程相对简单;期限较为灵活;在触发相应条款有利条件下可以强制转股;相对于增发方式,银行发行可转债对股本稀释较缓等等。” 不过,银行发行可转债还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可转债计入核心一级资本需要有一个转股期,并满足相应触发条款完成转股后,才能计入核心一级资本,从以往一些案例看,耗时较长;而优先股与二级资本债发行成功后,即可计入资本金等,因此银行仍需要拓宽补充资本金渠道;可转债发行相对于定增存在财务盈利方面硬性要求;另外,银行需要深入研究宏观经济、政策与市场供求趋势,提高可转债发行成功率。”周茂华表示。 从资本充足情况看,今年前三季度,上述银行中确实有部分银行存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的问题。而从银行业整体水平看,11月10日,银保监会通报的2020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显示,2020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4%,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而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都分别较上季末有所上升。 转股率仍维持低位 根据监管规定,银行可转债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后,投资人可选择将其转换为普通股,转股后可用于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市场现存的10只银行可转债转股率大多较低。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可转债市场转债标的可以分为银行类转债和非银行类转债,由于近一年来银行股的走势疲弱,某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表示:“以某股份行发行的可转债为例,正股今年跌幅19%,转股溢价率55%,100元面值的转债成正股之后只值66元,没有投资者愿意转股。” 该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表示:“从发行转债的银行角度来看,其融资在发债时已经完成,未来只需要每年支付较低的票面利率,第一年票面利率只有0.2%,相比其银行的正常业务来说,利差非常明显,因此,上市公司也没有做高股价促进转股的意愿。” 不过,今年10月,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光大集团通过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共增持该行A股普通股15.43亿股。本次转股前,光大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该行普通股254.73亿股,占该行普通股总额的48.53%;本次转股后,光大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该行普通股270.15亿股,占该行普通股总额的49.999%。 就目前来看,像光大银行这样股东通过可转债转股方式增持的情况并不多见,至于未来这种方式是否会增多,娄飞鹏表示:“银行大股东通过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增持银行股现象是否增多,主要看银行的资本金压力和银行与股东之间的沟通协调情况。可转债转股率较低与整个市场对银行估值处于较低区间有关,提高转股率需要提高股价,让可转债投资者能够享受转股溢价。” 周茂华表示:“随着国内经济逐步摆脱疫情影响,银行盈利前景逐步改善,有助于提振正股逐步摆脱低迷格局,从银行板块的整体估值与股息率等因素看,对于长线投资有吸引力。主要还是要优化资本与治理结构,提升银行风控与经营能力,推动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投资者提供可预期的发展前景。” 今年受疫情影响,银行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及提升抗风险能力的双重要求下,也要继续探索补充资本的多元渠道。 娄飞鹏表示:“目前,国内银行业资本补充工具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工具留存收益、IPO、定增、配股、可转债(转股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转股前仅为普通债券);其他一级资本工具优先股、减记型永续债;二级资本工具减记型二级资本债。这些工具也都在银行资本补充中有较多的应用,后续需要按照监管要求,考虑投资者需求,以及银行补充资本的成本,借鉴国外银行同业经验进行资本工具创新,主要方向是对现有资本工具进行改造创新,引入新型资本工具等。”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