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惠州龙门麻榨镇打造年产值亿元岭南杨桃之乡 农户年收入超百万

时间:2021-01-01 09:08:46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原标题:惠州龙门麻榨镇打造年产值亿元岭南杨桃之乡 农户年收入超百万

  近日,惠州龙门麻榨镇一场“百味冬至·硕果麻榨”的农旅文化活动,吸引了来自广州、深圳、东莞等周边城市的诸多游客,一品麻榨杨桃的清甜滋味!昔日麻榨镇因芝麻榨油而得名,如今这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杨桃连片产业基地,被誉为“岭南杨桃之乡”。

  在麻榨,目前杨桃种植区域覆盖全镇,种植杨桃的农户多达1300户,约占麻榨人口的1/5,种植面积达700公顷,年产值1.4亿元,多数村民住上了“杨桃房”,开上了“杨桃车”。

  有农户年收入超百万

  记者驱车两小时来到麻榨镇下龙村,远远可见村口伫立的“岭南杨桃之乡”招牌。一棵硕壮的杨桃树挂着“最粗壮杨桃树冠军”的牌子,据说这是镇里最早引进的杨桃树。

  据麻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卢韦介绍,原来镇里种植的是个小味涩的本地土杨桃,后来从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地引进甜杨桃,经过多年培育改良,受到市场的追捧,全镇掀起了种植杨桃的热潮。

  “我们正在给杨桃盖被子咧,防止寒风!”农户何球边拉着遮阳网罩在杨桃树上,边采摘成熟的杨桃。何球家的杨桃刚从树上摘下,便被马不停蹄地送到了绿安杨桃专业合作社,多名社员正围着一大长桌的杨桃忙活:分拣、拆袋、套袋、装箱……从农田到市场,从采摘到包装到销售,麻榨镇到处一派繁忙景象。

  绿安杨桃专业合作社是张伟峰的父亲于2011年开设的,他们一家是全镇最早种植杨桃的农户,随着杨桃产量逐渐增长,合作社的规模日益扩大,现已是本地最大的杨桃收购商,坐拥千亩杨桃生产基地和几十名员工。

  “生活越过越红火!”张伟峰朴实地说,以前住平房,现在住别墅,以前开破旧的面包车,现在开小车,年收入上百万元。

  张伟峰一家是麻榨村民致富的缩影。通过下龙村的带动,麻榨杨桃种植区域迅速辐射到18个行政村,种植面积达700公顷。全镇成立了绿安杨桃等4间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民”的发展模式,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如果一户家庭种植2公顷亩杨桃,一年纯收入可达15万-20万元!

  研发杨桃酒、杨桃酥

  卢韦介绍,北回归线贯穿麻榨而过,麻榨杨桃清甜无渣,果汁充盈。尤其主打品种“树上黄”爽口爆汁,让人停不下来。

  正因如此,“麻榨杨桃”已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全国第八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粤字号”县域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和2020年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杨桃)。

  同时,近年来,麻榨杨桃产业也朝着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绿安杨桃专业合作社里,张伟峰花费巨资添置了三台冻干机和两座冷藏室。“我们正在研发冻干杨桃、杨桃酒、杨桃酥等系列产品!”张伟峰介绍,合作社正在发展杨桃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

  杨桃有长达9个月的销售期。在下龙杨桃公园,适逢每年7月至次年5月的采摘期,都吸引很多游客过来团购采摘。卢韦表示,麻榨杨桃充分利用花果期长的特点,不断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采摘旅游等多元化经营,丰富和延长产业链。

  “做大做强杨桃产业,反哺村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卢韦透露,麻榨镇接下来将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助推杨桃经济。如,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机构合作研究项目,提高产量质量;进一步发展休闲农业,延长产业链;打造“杨桃星”IP,提升知名度;全力打造名特优新农产品综合市场(杨桃产业园),做大产业联盟放大品牌优势。

(文章来源:金羊网)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