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方七日谈︱透视长三角龙虎榜:用好“创新”压舱石 1月的最后一周,全国各省区市两会密集召开。 各地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对2020年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大考”进行了系统性回顾,也向“十三五”定下的发展目标一一“交卷”。 5年答卷,长三角三省一市成绩斐然。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实现重大目标,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江苏经济总量首次跨越10万亿元大关,紧跟广东,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第二;浙江经济总量全国第四,全年出口增长9.1%,占全国份额由上年的13.4%提高到14%;“十三五”安徽全省GDP从2.38万亿元增加到3.87万亿元,人均从3.9万元增加到6.1万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倘若把时针拨回5年前,彼时,沪苏浙皖四省市在为“十三五”订下各项发展目标时,一定不会想到,实现的过程竟会如此曲折——国内经济一度受到新冠疫情巨大冲击,病毒全球蔓延,阻隔人员流动、经贸往来。2020年各地的“V”型扭转宣告了一种新的现实: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可能会持续复杂严峻,对一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设想,必须要在这个背景下思考。 破云而出的,永远是光。面临种种不确定性,也决不放弃对确定性的努力。当外部环境困难挑战接连出现,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长三角地区如何保持经济发展确定性?要解答这个问题,不妨从沪苏浙皖两会透露的数字中观察。 若以数据为基准,长三角诸多大城市中,2020年经济增速最高的是南京。根据江苏省统计局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南京市生产总值14817.95亿元,按可比价格算,比上年增长4.6%,增速分别快于全国、全省2.3和0.9个百分点,首次跻身全国城市经济十强。 2016年,南京经济增速排名省内第十,2017年就跃居第二,此后一直全省领跑。伴随经济高速增长的,还有这座城市同期的创新能力排名。2017-2020年这4年的全球创新指数,南京从第94位、第27位、第25位到第21位,实现“四连跳”。 与南京一样尝到创新甜头的,还有合肥。“十三五”期间,合肥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依靠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提升经济动能,2020年生产总值达10045.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该市全年新增12家上市企业,7只上了科创板。 创新不但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风险面前,也是“遮风挡雨”的重要支撑。对外开放水平最高的上海,对此感受更深。在外贸一度受阻的背景下,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40%,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增长6.2%,成为上海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 在浙江,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同样取得重要进展: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建设序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3%;培育认定首台(套)产品263项;新增单项冠军企业33家、上市公司86家。 1月31日《新华日报》着墨“创新驱动” 创新,是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海洋里与风浪搏击的一块压舱石,已经颇具分量。不过,回溯过往,成功经验背后亦有值得思考的细节。比如,坐拥1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多个国家级科研院所数十年的南京,多年蛰伏,在形成“一切资源优先向创新配置,一切力量优先向创新聚合,一切政策优先向创新倾斜”的鲜明导向后才有“爆发”。 这也是一种提醒:创新能力并不直接与生产力挂钩,想要抓住创新发展的机遇,需要在两者之间架起桥梁、形成循环,让“科技”得以走到“经济”。 中央要求,长三角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对于沪苏浙皖来说,要完成中央交办的任务,就必须协调好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打破行政阻隔,增强区域内整体科技创新协同优势,实现整体发展利益最大化。通过构建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消除资金、人才、技术、产品流动的跨地区障碍,以对内开放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面对未来,“龙头”已有担当。《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构建各具特色的科创中心承载区,除强化上海市各关键承载区承接科学技术转移、加快成果产业化等功能外,还要发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试作用,推动南京、杭州和合肥等中心城市为主要节点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建设,进一步织密区域创新网络。 两会开罢,各地“十四五”蓝图绘就,新征程自眼下开始奋斗。期待在科技创新“强强联手”中,长三角为我国开创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