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家互送豆腐盼着“都富” 每到过年时,农村里忙得一塌,杀猪、腌肉、灌香肠,还有磨豆腐。豆腐磨好,可以养在水缸里,吃上个把月。 我家弟弟是“老三届”,时称“老插子”。1968年刚高中毕业,是第一批下乡插队落户的知青。我家弟弟插队落户的地方,是溧水一个偏僻贫困的小山村。刚下农村,什么都不会。生产队王会计家就住在隔壁,会计老婆经常上门嘘寒问暖,为知青烧饭做菜,帮忙洗衣服。经常把自家自留地里种的蔬菜,送过来给“知青户”们,有时干脆烧好了,盛一大碗送过来。弟弟回家讲给我们听,我妈激动地流着眼泪对我说:“老三,有时间你一定要上门去好好感谢人家。” 那时我在汽车制造厂已经工作十年了,持有汽车驾驶执照,来去方便一些。转眼稻子已经收过了,年底农村也清闲了。我打报告经领导批准,在厂里车队租了一辆北京吉普,去溧水把弟弟和该洗的该补的东西一起弄回来过年,顺便登门去感谢会计一家。当时正值年底,刚进村就见家家户户忙着磨豆腐,有的人家还用篮子拎着刚做好的豆腐互相送上几块。走时,王会计老婆端了一盆豆腐给我带回家。路上,弟弟告诉我:这地方有这个风俗,“豆腐”“豆腐”和当地方言“都富”“都富”是谐音,人们讨个口彩,希望早一点都富裕起来。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前一阵送孙子去溧水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读书,和弟弟又一同去看了王会计一家。破败的平房换成了别墅式楼房。老会计夫妻俩八十岁了,身体很硬朗,他说,儿子媳妇都忙得很,一年收入二三十万不成问题。临走时,王会计老婆拿塑料袋又装了好几块刚磨好的豆腐给我们,嘴里还念念有词:“豆腐豆腐,永远都富都富!” (文章来源:金陵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