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丁宏:聚焦协同创新 推进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南京都市圈是全国最早启动建设的“跨省都市圈”,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了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复函,《规划》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复函同意的都市圈规划。近日《规划》已由江苏省政府、安徽省政府联合印发。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丁宏接受了媒体采访,围绕创新一体化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丁宏作主题分享 据悉,今年4月1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召开《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正式面向社会公布《规划》全文,这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的第一个都市圈规划,对于我国发挥中心城市和都市圈作用,促进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丁宏表示,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地位重要,经济基础发达,城乡协调发展,科教优势雄厚,相对于全国其他都市圈来说,南京都市圈更加有条件也有必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探路,探索出一条依托人才和科技资源密集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联动发展的现代化都市圈的发展路径。 “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占据核心地位,也是南京都市圈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动力和独特优势。南京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城市,丰富的创新资源和人才储备位居全国前列,创新名城的建设使得南京创新中心的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和凸显。南京都市圈建设以来,在打造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推进都市圈产学研创新融合等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初步构建了‘研发在南京、生产在周边’的协同发展格局。”丁宏说。 丁宏认为,“十四五”时期,如何进一步强化南京在都市圈科技创新领域的龙头牵引作用,强化创新优势,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和协同创新生态,打造以关键核心技术为支撑、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南京都市圈需要为之努力的关键目标。 一是坚持一体化协同创新思维。继续强化南京作为创新策源地的功能,立足都市圈创新优势,依托区域创新资源禀赋,成员城市各扬所长,着力破除阻碍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创新政策无缝对接和联动,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站位高端、特色鲜明、协同推进的区域创新一体化格局。 二是建立一体化协同创新体制。建议加强对于都市圈科技协同创新的顶层规划设计、政策制定统筹和重大事项协同。参照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做法,推动设立南京都市圈合作办公室,设立科技创新一体化专班,协调解决创新一体化推进中的难题,确保有力有序推进。 三是打造一体化创新引领高地。都市圈创新的高度及深度,必然需要由其战略科技力量来决定。如今江苏举全省之力支持南京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紫金山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以及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地,这些都必将提升南京都市圈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攻关能力,要健全都市圈创新高地的共建合作机制,推动重大科技资源向都市圈开放共享,在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上进行联合攻关,成为南京都市圈科技协同创新的强劲动力源泉。 四是提升产业一体化创新效应。没有创新链支撑的产业链必然只能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被“卡脖子”的中低端地位,缺乏抗风险能力。都市圈应聚焦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优势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施科创森林成长计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资源和产业需求有机衔接,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打造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五是促进创新要素一体化流通。实现创新一体化的关键和难点在于能否真正推动实现资金、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一体化的前提就是要实现利益的均衡兼顾,增强都市圈各方的认同感和积极性,从而形成共同支持都市圈建设的强大合力。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和融合,建设富有活力的都市圈创新走廊,真正支撑起都市圈的创新发展。(唐杨) (文章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