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础研究,面向发展前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发生,世界新军事革命正在加速,迎来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的时代,必然带来战争形态的重大演变、军事战略重大调整,作战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作战力量发生重大转变。 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世界军事科技发展前沿、强军重大需求、未来战场,认真探索未来战争制胜机制,不断提高国防科技对备战、威慑、制胜的贡献率,为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注入强劲动能。
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特别是军事科技发展方向,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努力缩小关键领域差距,以比较优势衡量创新。 发展的根本标准是选择科技创新的突破点和着力点,加强前瞻性规划设计,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重大技术攻关上,集中优势力量,大力攻克军事领域关键技术,掌握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从结构设计到兵力配比再到科研项目,要抓住主要研究领域,体现发展前沿,形成整体优势,积极谋求战略主动和军事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学科专业交叉集群、多领域技术融合的特点日益凸显。 大交叉、大融合、大突破已成为现代军事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必须努力提高技术认知,敢于在建设思路和技术路径上探索新路径,打通技术链向产业链转化的通道,增强国家战略能力和武器装备和装备开发能力。 要遵循国防科技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站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加快构建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开放性国防科技强国。科研创新平台,推动国防科技方向发展。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紧密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促进,自主创新与吸收借鉴并重。 适应国防科技创新发展要求,抓好基础管理,建立保障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管理机制; 加强项目管理,努力形成分类、高效、灵活、适应性、可持续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 拓宽技术转化渠道,建立健全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政策体系和机制,促进国防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应用。
实践证明,基础研究是国防科技创新能“跳”“跑”多高、跑多远的关键。 因此,必须注重创新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构建丰富的科学储备,正确把握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的关系,为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要把基础研究作为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先导工程,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要保持充足稳定的资金投入,在几个重大领域和新理念、新原理、新方法上超前布局、重点支持,力争在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二要坚持运用系统工程思维和方法,正确认识和科学指导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实践,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又培育新的技术增长点,形成“基础研究、开发应用和成果转化”。 ,集成应用和再创新的闭环。 三要尽快打通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推动科研成果扎根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服务战备。 积极探索技术组、项目组等形式的科研协作,加强军民沟通协作,畅通技术需求渠道,尽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树立科研为战斗导向,以创新赢得未来
注重实战是军队建设的核心目标。 必须把坚持战斗需要的根本牵引作为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我们要始终瞄准面向明天战争的军事理论和军事科技创新发展,探索形成适应时代和国家发展的军事理论。 适应安全需要、满足未来作战要求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必须牢固树立战争科学研究的根本导向,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特点、作战方式、作战重点、制胜机制,坚持指导战争基础立足作战需要开展研究和战略前沿技术探索,进一步完善以备战等科研项目为重点的体制机制。 同时,要密切关注未来作战对手,准确把握战争形态演变和世界军事科技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思想观念,科学谋划今天的准备,设计明天的战争,并在未来的战场上取得胜利。 。
战斗力历来是军队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战斗力标准是军队建设唯一的根本标准。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导致攻防战争机制的复杂性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对战斗力的产生和提高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 因此,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重要因素、组成部分和途径,善于发现新技术对战斗力发展的潜在驱动力,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国防科技创新是全面实现强军目标的伟大实践。
适应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战争要求,着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基点,完善科研协同创新机制,打造集成创新平台,全面推进国防科技创新发展。 一是要把国防科技薄弱环节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主攻方向,同时加大原始创新力度,着力掌握一些重要领域和技术前沿的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构建能够不断增强国防科技储备的体系和能够实现快速转化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正确处理关键技术与通用技术、通用技术与专用技术、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的关系,做到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实现各技术、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 二要把握国防科技创新发展需求,着力解决科技管理体制、需求生成机制、科研规划体系等方面的问题,提高科研整体效能、为推动自主创新创造强大活力。 大力推进军民基础技术资源共享,建立健全军民标准化协调机制和技术服务机制。 三要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的科技协同创新政策和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各方面优势,着力打造集成创新平台,形成整体合力推动协同创新国防科学技术.
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 释放创造活力
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归根结底要靠高层次人才。 没有强大的国防科技人才队伍,自主创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国防科技创新发展要求,大力搭建系统化、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涌现。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把培养人才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用慧眼识人才、真爱人才、聚人才之法、敢用人才、以容纳人才的胸怀,大胆启用战略科学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担当重要角色、承担重要责任,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 要坚持国防科技重大建设工程和人才建设工程联动,在重大工程和重大任务实践中大胆选拔、使用和锤炼各类人才,培养造就新一代科技人才和领军人才,把国防科技装备领域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人才的高地和人才成长繁荣的沃土,形成国防科技创新活力焕发的生动局面和科技人才的迸发。 明确国防科技人才评价方法和标准,完善国防科技人才差别化评价和政策支持机制,构建符合国防科技规律和国防规律的评价体系。人才成长。 改革科技管理和人事制度,让科研管理跟上科技创新的步伐,真正为科研人员解放手脚、腾出时间搭建平台,交出科研舞台对他们的科研创新充满信心,让他们在科研创新中发挥带头作用。 ,唱出大戏。
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对激励创新具有基础性作用。 实践证明,基础研究领域的任何重大突破都离不开长期积累和反复失败。 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因此,在国防技术和武器装备的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中,我们既要鼓励科研人员有奇思妙想,又要包容他们在探索和实践中的失败。 主张各类科研计划的实施不应以论文数量、专利数量作为项目目标,而应注重原创性成果的获得,并允许一定的失败率。 开展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同行评价,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和原创价值,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着力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泉水”。国防科技创新发展。
全面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建设活力,最大限度发挥国防科技人才创新动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遵循高素质专业化军事人才成长规律,营造承认人才、热爱人才、尊重人才、使用人才的环境,制定竞争激励与崇尚合作相结合的政策制度,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为国防本土人才服务搭建良好的科技建设平台,努力营造人尽其才、尽显才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作者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