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9日,厦门六中音乐教师、阿卡贝拉合唱团总指挥高至凡突发疾病不幸去世,他的离世引起了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近日,国家教育部追授高至凡为“全国优秀教师”。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高至凡一手打造的厦门六中合唱团,以阿卡贝拉形式的演唱走红全国,作品视频在网上获得了多达数万次的转载,在各大媒体点击量累计数超过几十亿次,转发量和点击率已经无法再用数字来衡量。把一支一度陷入瓶颈期的校园合唱团,变成频繁登上央视的一张厦门教育名片,高至凡只用了三年多时间。 高至凡指导合唱团的孩子们练声 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为什么会获得学生们如此爱戴?为什么会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关切和肯定?他的离世,为什么会在全社会引起这么大的触动、引发这么多的思考? 高至凡,厦门六中一位年轻而平凡的音乐老师,年仅28岁,师龄只有五年,他的一生不长,可他将短暂的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为厦门市学校合唱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爱音乐的初心 1991年,高至凡出生在福州平潭的一个普通家庭,妈妈是幼儿教师,受其熏陶,高至凡从小就喜欢唱歌。初中时期的高至凡,会把流行歌曲中喜欢的歌词抄在本子上,也会“创作”歌词,用音乐的形式排解忧愁、分享快乐。 真正叩开高至凡音乐道路的大门是在高一那年,看到身边的同学在专业学习音乐,他立下了想要学音乐专业的志向。于是,高至凡让母亲给他买一台钢琴,打算走艺考这条路。高至凡妈妈回忆说,钢琴买来后,几乎每个中午和晚上,只要是回到家,高至凡都在弹琴,完全沉浸在音乐世界里。原本对儿子学习音乐持反对态度的父亲,看见高至凡如此痴迷音乐,也改变了态度。 “无论是声音,抑或是对音乐的感觉,他都是做音乐很好的苗子。”高至凡的音乐启蒙老师、平潭一中音乐教师薛彬说,“高至凡会自己收集很多歌来问,然后学着唱,中外作品都有涉猎,进步得非常快。”在他眼里,高至凡拥有极强的音乐领悟力,既能准确表达歌曲的感情,还能传达对音乐的独特感受。 2010年,高至凡以优异成绩被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录取。在大学校园,高至凡开始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尤其钟爱西方古典音乐。大学期间与他形影不离的舍友方晓定说,高至凡弹琴很厉害,并且在古典音乐上有很深的造诣。“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事情,他一定很上心。”方晓定说,高至凡大学的生活费除了日常吃饭,基本上只剩下两个用途,一半的钱拿来买乐理书、CD、谱子,另一半就是找老师上课。 高至凡的专业方向是声乐,但玩起器乐,他却丝毫不含糊。在琴房里,他常与钢琴专业的同学探讨演奏方式,切磋琴技。“有一次和他讨论肖邦革命练习曲,他为了打破常规,大胆地将部分乐句的强弱快慢表现得很夸张,有的地方速度已经够快了,他会让我再快点再快点,直到手跟不上为止,然后两个人开心得开怀大笑。”钢琴专业的同学陈俊海回忆,高至凡有着独特的音乐审美,且勇于尝试,这种纯粹玩音乐的精神,也成为了他后来创作、编曲的灵感源泉。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周自明,是高至凡的大学导师,在他的印象中,从大三开始,留起小辫的高至凡在音乐追求上出现了转变,突然想要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了。周自明说,“高至凡接触了爵士、阿卡贝拉,并开始尝试谱曲,他喜欢琢磨,这点很重要,当时我也很肯定他这种学习状态。” 高至凡的指挥特长,其实是他在大学里自学的,那时候高至凡加入了古典音韵学社,经常指挥着十几个同学组成的演奏乐团做各种演出和活动。“在指挥方面,老高没有老师,自己看录像,自己研究,完全是自己摸索出来的。”高至凡大学时期的学弟杨坤燊说,“老高每星期都会去古韵学社指挥,就是这样慢慢练习的,他这个人很主动,他想要什么他就会去做。”那时候的高至凡还不知道,正是大学里自学成才的指挥,后来让他成为了厦门六中的音乐老师。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