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泉州市以“找差距、抓落实、解难题、化积案”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突出站稳群众立场,坚持市县联动,共摸排出1343项难题积案,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挂钩、挂图作战推进、清单对账销号等机制,一大批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全市已化解落实1007个,占比达75%。其中,市本级积案309个、市领导包案44个,办结率分别达64.7%、79.5%。 提升文教医疗 投资超过15亿元 主题教育期间,泉州在强力推进城市环境整治巩固提升等工作基础上,投资近5亿元,加快实施古城中山路、洛阳古街、五里古街等历史文化街区综合保护提升示范工程,并着力构建相关保护政策体系,努力从整体上形成保护古城老街、古镇古村的山水环境和肌理格局。 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短缺这“老大难”问题,在主题教育期间也取得有效突破。比如,着力破解“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难题,全市新增公办(民办)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2435个,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府购买机制,累计兑现省、市财政奖补资金3513万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78.22%。针对“医疗床位资源缺口较大”问题,集中开展“百日攻坚”,1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71亿元,新增床位3580张。 民生无小事 统统纳入化积案行动 民生无小事,对水电气“一户一表”改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征迁补偿款未及时发放、偏远地区开通公交等涉及片区群众切身利益的烦心事、揪心事,泉州全部纳入市、县两级“化积案”行动,并逐一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泉州提出用三年时间对全市20年以上的老旧小区全部进行改造,其中,今年共计划启动200个改造项目,目前70个已开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000万元,惠及数千家群众。 在城乡公交线路方面,开通泉州市区至南安洪濑、康美等地的公交路线,用一个多月时间全力攻坚,顺利解决了这一省级重点积案。此外,对中心市区公交服务品质提升以及洛江区、台商投资区等地偏远乡镇群众出行不便问题,均纳入市级重点积案。仅一个多月,已有1535辆公交车实现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同时,开通连接偏远乡镇公交里程上百公里。 培育典型示范 引领带动各项工作 泉州市结合“化积案”专项行动,进一步培育典型示范、推广先进经验,力促更多“盆景”变成“风景”。 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是今年来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部署。泉州市坚持因村制宜,步步升级,在抓好“拆违”会战、解决“脏乱差”问题,完成125个村庄房前屋后整治基础上,加快探索融入乡村文化记忆、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整村宜居水平等创新方式,努力打造成片景观、农事生产、乡村习俗、文旅民宿等一村一图、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3.0版本。 “化积案”过程中,群众反映的许多问题都与基层治理直接相关,泉州在全市选取10个重点社区作为培育重点,加快实施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协商自治能力、社会组织培育、共驻共建共享水平等“八大提升工程”,力争打造出若干个全省乃至全国样板、先进典型,并以此引领带动全市社区治理水平整体提升。 领导干部带头 认领各类难题积案 泉州市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化解积案,发挥好“头雁效应”。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包案认领各类难题积案555个、占积案总数41.3%,目前已化解457项,化解率82.3%。 泉州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牵头化解了南安围填海环境整治、学前教育公办学位不足、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城市公交服务品质提升等44个市级重点难题积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还先后近20次深入基层,摸排收集各类差距短板、意见建议等近300项,现场解决近百项问题,对35个民生急忧盼问题建立领导挂钩督办制度。 此外,泉州市将解决“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体制”问题,作为推动“化积案”行动成果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导向。近期,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完善化解民生热难点问题工作机制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的意见》,建立了定期摸排、限期解决、长期跟进、定期不定期“回头看”、可预期向群众反馈等五个机制;对短期可解决的问题,通过12345平台清单交办;对一年内可解决的普遍性问题,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对涉及体制机制的历史遗留问题,纳入“XIN”行动滚动推进。(记者 陈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