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堂 供图 杨金木/摄 东南网12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何洁) 如果问一个人,什么构成了他对闽南的第一印象?我相信,“红砖白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硬山顶”那闽南独有的“红砖大厝”一定会是大多数人的共同记忆。 何止于此,对于那些去国经年的海外游子,厝边的条石、梁上的燕子、埕上咿咿呀呀的《陈三五娘》,都以这红砖厝为背景,在动静吐纳之间、仰俯天地之时,凝聚着悠长绵延的乡愁。 溯源:从“皇宫起”到百姓家 一入闽南,在地的传统民居就以大红基调、华丽活泼给人带来强烈视觉、心理反差,活脱脱像极了闽南人的性格——在规制严谨中有种野性的喜庆积极。 这些传统民居以红砖色为主色调,与白石、青石、原木色等辅助色相辅相成,使建筑显得既典雅气派又活泼。屋檐上的“水车堵”,屋檐下的“鸟踏”,墙上“出砖入石”,屋脊上的翘脊曲线优美,十分清秀,给人腾飞之感,和北方民居建筑上屋脊那种庄严、平稳的感觉很不一样。 外形清秀活泼,内里却是体系完备、规制严谨——闽南传统民居以“皇宫起”宫殿式大厝民居住宅类型为典型,其特点是建筑规模宏大,造型典雅优美,装饰华丽,色彩鲜艳,细部装饰精细巧;中轴对称,建筑空间相对低矮开敞,结构上采用穿斗式构架;屋顶造型一般有硬山式顶、悬山式顶、歇山式顶,以硬山式居多,屋脊弯曲起翘“燕尾脊”。 闽南民居的形制得追溯到唐末王审知入闽自立为王,赐给皇后“一府厝”的故事。学者评价说,闽南民居官式大厝营造技艺是宫廷建筑技艺平民化、建筑装饰艺术实用化和闽南人文关怀的具体化,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成熟于宋元,至明清达巅峰,也应合了中原文化不断向南发展的趋势,伴随了闽地不断开发、发展的进程,成为一代代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