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祁希明在厦门火车站度过的第13个春运,他已53岁,估摸着自己还能再做个七八年,再多赚点钱。海西晨报记者 唐光峰 摄 祁希明经常给动车加水,自己却舍不得掏钱乘坐动车。海西晨报记者 唐光峰 摄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雷妤 通讯员 万宇)饥肠辘辘时泡上一碗泡面,口渴时续上一杯热水……在春运返乡途中,列车上不间断供应的水,给人们的冬日旅途带去了些许温暖。 每一滴水背后,都离不开一群被称作“水总管”的列车加水员。在车流汇聚的列车夹缝中,他们身着“黄马褂”、手持橡皮管,在列车停靠站台的十几分钟内,往返于几个注水口之间,为每节车厢注水,直到蓄水箱加满水。 今年,是祁希明离家在外的第十三个春运,也是他成为列车加水员的第十三个年头。日前,晨报记者来到厦门火车站,记录他的春运故事。 步行三四万步 “喂饱”每列车 1月10日,春运首日。 在厦门火车站,祁希明身穿安全服,头戴草帽,手中拿着水阀钥匙,身后别着对讲机,帽子内放着一张春运时刻表,熟练地行走在站台下、铁轨间的闸道上。 列车加水员是维系车站运转工种里边,最苦最累最脏最危险的工种之一。他们工作在室外铁道间,两旁都是火车,中间就是一个天然的“风道”,车不动时都能听见呼呼的风声,列车通过时,风力更强劲,工作环境十分危险。 因为危险性高,只有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才可进入铁道,祁希明每日都要在这条狭窄的水泥板路上走上三四万步。列车到达前5分钟,他就要立岗接车,列车停稳,加水工作开始了———先打开蓄水盖,接上皮管,然后打开水阀。每趟列车配备2名加水员,每个人负责给4节或者8节车厢加水,“喂饱”每列车。 加水虽然是一项重复性的动作,却有一套严格的加水流程,祁希明先从西往东依次加水,满水提示后,再从东往西依次关闭水阀、取下皮管,完成流程。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确保每一节车厢都加满水。 在铁轨旁作业,每一个动作都有“规矩”。如此操作,完成一列8节车厢的加水工作,大约需要13分钟。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