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1月21日电 题:足不出户享服务 福建南靖打造“零距离助残” 新华社记者吴剑锋 年关将至,位于福建漳州的南靖土楼景区即将迎来旅游旺季。今年38岁的简作兵将民宿各个房间收拾一番,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2008年,福建土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慕名而来的游客带动了当地民宿的蓬勃发展。然而,当其他居民开始享受土楼带来的红利时,家住景区中心的简作兵却长期扮演着“局外人”的角色——由于房屋年久失修,简作兵和残疾的母亲、舅舅长期住在破烂的土坯房内,一家人靠种地为生,一年收入不过两万元出头。 “偶尔有游客路过,一看是破破烂烂的瓦房,瞥一眼就走了。”简作兵说。 转折点发生在两年前。2017年,南靖县残联在入户慰问时,发现了守着破房过苦日子的一家人,决定出面向政府协商,帮助简作兵共同设计改造方案。 “改造后的房屋既要解决一家人的住房安全问题,也要解决他们的就业和增收。”南靖县残联副理事长戴俊祥说,经过半年多的奔波,一纸民宿改造的审批许可终于尘埃落定,一年后,一个拥有8个房间的客栈正式落成。 “从没有想过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更没想过能靠这个屋子挣钱。”对于简作兵而言,民宿带给了生活新的希望。去年旺季时,这里几乎天天满房,以往自家做的手工茶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卖给批发商,如今开始有游客愿意掏腰包品尝。“当初建客栈借的40多万元,去年就还了10万元。”简作兵说。 依托当地土楼和兰花等特色资源,南靖县残联实地了解残疾人生活状况,为他们量身打造足不出户的就业模式。在将产业“送上门”的同时,当地残联还响应残疾人的所忧所盼,将“评残”服务从办事大厅搬到残疾人家中。 南靖县南坑村曾爱卿的大女儿一出生便患有脑瘫,47年来生活不能自理。得知情况后,县残联组织评残医师主动上门进行残疾评定,为曾爱卿办下了残疾人证。 走村入户的办证模式解决了与她类似的上百户困难群众的现实问题。南靖县残联理事长庄明旭介绍,按照规定,需到县医院开证明,再到办事大厅完成办证工作,然而现实中许多重度卧床残疾人行动不便。为了让他们享受国家惠残政策,残联和县医院挨家挨户,逐一上门进行办证。 “往往开车到镇里一个多小时,到村里又是一个多小时,有的还要徒步爬山三四公里。”庄明旭说。位于山区的南靖县,村落分散,山高路远,一天只能完成几个村的评残工作,然而工作人员和12名医生夜以继日,最终完成了156名残疾群众的办证工作。 “要让残疾人看到希望。”庄明旭说,从“产业送上门”到“评残零距离”,更及时地向群众送去温暖,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