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民元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照料患者。(漳州市卫健委供图) 新华社福州2月19日电(记者 吴剑锋)听到姐姐核酸转阴的消息,张民元悬在心头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三周前,姐姐的一个电话让一家人蒙上阴影:作为湖北黄冈一名乡镇卫生院的护士,她发现自己开始感冒发烧、浑身不适,疑似被病毒感染。几天后,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了,阳性。 当时,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迅速蔓延至各地,全国的医疗队火速驰援湖北。 张民元是其中一员。出征前,他是福建漳州龙海第一医院的一名护师,从腊月廿八到大年初二,一连几天在重症病房工作的他,对病毒的了解并不比常人多多少,“只是从新闻上看到,有医生在有创手术过后就被感染,第一印象是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张民元说,而姐姐的确诊印证了他的想法。 明知病毒传染性不可小觑,张民元还是很快做了决定。“家乡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不回去肯定不行。” 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救死扶伤是天职,而作为一名湖北人,以这样的方式回馈故土,是一种责任。 如今,每天工作面对老乡,张民元“老乡”的身份很快发挥了作用。患者中老年人居多,他们的方言常让远道而来的福建医疗队犯难,而这些在张民元看来不仅不是问题,还显得格外亲切,偶尔他还能和老人唠唠家常,安抚他们的情绪。 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70多岁的患者。起初看到“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时,老人表现得十分惶恐;经过连日的细心照料,老人竟能帮着医生照顾其他病人了。“其实,这些病人刚来时还是挺害怕的,情绪很不稳定,极需我们的心理疏导。”张民元说,这段时间陆续有病人出院,很多人还会对他们说“舍不得你们”。 一周七天,每天四小时在红区(污染区),算上路上交通和穿脱防护服,七个多小时的战斗常常让人疲惫,而来自1000公里外妻女的问候则成了缓解压力的良药。每天晚上,只要有空,张民元就会和家人视频通话。屏幕那头妻子总会不厌其烦地问他,有没有感觉不舒服——妻子郭燕是这个家族的第三名护士,她既能理解丈夫的决定,也深知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病人,稍有不慎“施救者”就会成为“受害者”。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护士家族”。张民元说,除了刚刚痊愈出院的姐姐以及在家的妻子,姐姐的女儿是家中第四名护士,尽管自己的妈妈感染,她仍连续一个多月奋战在老家县医院的发热门诊。疫情当前,大多数家庭选择“宅”在家,而“护士家族”却迎来最忙碌的时间——这也牵动着家里老人的神经,张民元是家里的小儿子,父亲三天两头打电话过来,怕他“吃不消”,一定要“坚持住”。 “说到护理这个职业,很多男生好像不是很能接受,其实只有从事它才能体会到,病人对我们的需要。”张民元说,除了一些遗憾以外,这份工作颇有成就感。 遗憾主要来自对家庭的亏欠。每到过年,他所在的重症病房是最忙碌的科室。距离金银潭医院百来公里的老家,张民元已经两三年没能回去。而1000公里外的漳州,小女儿刚出生三个月,大女儿也才四岁,每天晚上,大女儿最常问的一句是“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张民元的回答也总是“等人手不那么紧张的时候”——虽然听起来不知是何时,但这几天,病区每天都有病人出院,他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