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福建新闻

乌山时评|要管“嘴”更要正“心”

时间:2020-02-29 08:41:51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不久前,湖北竹山县的两名村民在山中捕猎,各猎杀小麂一只。民警接到举报后赶到村里查处时,小麂已被剥了皮,鲜血淋漓,其状甚惨。

  两个村民被查,缘于同村村民的举报,这也让笔者看到了积极的一面。要知道,若在平时,且在稍微偏远的山村,打两只野味可是司空见惯的事,一般不至于被人举报。乡里乡亲的,谁会为了那些“卑微”的野味而撕破面皮呢?

  但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还是让更多人改变了观念。果断举报乡邻捕杀野味,就是这种觉悟的表现。

  我们当然希望这种觉悟能够普及、能够持久深入,直到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但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并非易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的善忘。2003年暴发非典疫情时,食用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苗头得到了遏制,但没过多久便死灰复燃,甚至愈演愈烈,公开售卖野生动物的场所不在少数,地下的交易更是不可胜数。

  一次次的惨痛教训,却无法治愈国人的“健忘”,以至于不久前传出了穿山甲已被人类吃到灭绝的事情。说到底,要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既要立法,加强法治约束,借法律利剑斩断野生动物交易的链条,管住人们贪吃野味的嘴;也要正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绝不仅是一句挂在嘴上的“广告词”,这次疫情已对它作了最直观的注解。

  湖北竹山县的“猎杀者”能够被乡邻举报,可以看成是被疫情警醒的人们的自觉行动,但疫情过后,尤其是过后几年、几十年,还能记住曾经的惨痛教训,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成为印刻在人们心中的强烈共识,拒吃野味,才有真正实现的那一天。

  但愿人们不再健忘,不再“好了伤疤忘了疼”!

  (作者:白叨)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