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来,福建在全省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并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与一品一码追溯制度并行机制—— 农产品升级用上“二代身份证” 春分已至,正是春茶生产的大好时节。福建中闽华源茶业有限公司位于安溪县福田乡云中山的2000亩铁观音基地里,茶农忙着采购农资、修剪枝条。公司给茶园每个区块登记编号,并为每名茶农配发了农事记录本。 “茶农必须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施肥用药日期、品种、用量、方式等信息,才能生成农产品‘二代身份证’,实现春茶带证销售。”公司总经理郑华山说,该公司自有茶叶基地2000多亩,签约可管控茶叶基地1.8万多亩,是安溪不少大茶企的原料供应商。“现在,不管是公司批发出去的原料茶,还是零售的产品,都贴上了‘二代身份证’,既便于进货查验,又方便消费者随时扫码溯源监督。” 郑华山所说的农产品“二代身份证”,正是福建在全省推行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追溯凭证。 “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模式创新,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追溯凭证是上市农产品的‘身份证’,是生产者的承诺书,是质量安全的新名片。”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负责人蔡春继说。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追溯凭证是生产者在自我管理、自控自检的基础上,自行开具并出具的质量安全合格承诺书,聚焦不使用禁限用农药兽药及非法添加物,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等规定。 今年1月,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福建省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与一品一码追溯制度并行实施方案》,决定自2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试行合格证制度与一品一码追溯制度相衔接,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进“两证合一”模式。 根据方案,全省已办理营业执照的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初级加工企业,必须入驻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及时、规范、完整上传生产记录,生成福建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追溯凭证。食用农产品进行交易时,应以购销同一品种同一批次为单位,出具合格证/追溯凭证。试行该机制的品类包括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活畜、活禽、禽蛋、生鲜乳。 “做好实现带证销售,必须完成农事记录、信息上传、质量保证、赋码出证、标签激活、贴码上市等6个关键环节。”郑华山以农事记录为例,茶叶基地的农户必须认真登记两张表格,一张是《投入品购买与使用记录表》,及时记录相关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购买日期、购买数量、使用日期、使用数量、库存数量、使用地块、安全间隔期和领用人员等信息;另一张是《福建省农产品生产记录诚信档案》,记录每季茶叶的生产基地、播种时间、面积、产品认证信息、施肥用药详情、采收时间与数量、采后处理内容等。“农事记录本由公司替农户保存两年。” 合格证有了,真实性该如何保证呢? 一方面,农产品生产者必须对合格证/追溯凭证真实性负责;另一方面,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将合格证/追溯凭证纳入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对于虚假开具合格证/追溯凭证的,依法严肃查处,并纳入信用管理。 “农产品带证销售,是落实农产品生产者主体责任的有效办法,有助于提高监管效能,实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公众参与’的全链条可追溯,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期待,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蔡春继说,自2月试行以来,全省累计生成并出具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追溯凭证6.36万张。 记者手记>>> 确保内容真实,才可信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一项制度创新。 通过借鉴工业品合格证管理模式,农产品从“默认许可”时代,转向“带证销售”新阶段。这个过程中,生产者的主体责任得以强化。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他们必须自我把关、自我承诺,自己为食品安全代言。合格证可追溯、可查实,让消费者吃下了定心丸。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合格证制度实现生产主体管理、农兽药自检、农产品溯源、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等多重管理手段的集成,极大提高了行政监督管理效能、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如何确保合格证所载的内容真实有效?严格有效的监管、科学高效的技术手段、完善合理的诚信体系建设等,必不可少。对于虚假开具合格证、承诺与抽检结果有所偏差的,应依法查处,让其承担相应的违法成本,并纳入诚信管理。同时,通过农业物联网等智慧农业手段,自动采录农事信息,并导入区块链等技术,让信息录入与存储不可篡改、安全可信,也是消除诚信疑虑的重要手段。(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陈梦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