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日前,福建台资茶企奏响“春耕曲”,一派繁忙景象...... “希望是个丰收年” “再过半个月,就要进入采摘期了。眼下,我们正在除草、施第二遍肥,全力保障新茶发芽生长,尽量减少疫情对春茶产量的影响。”26日,春耕农事正忙,在南靖县船场镇德利生态农场,台商曾武宾带着工人来回穿梭在茶园间。 2004年,曾武宾把在台十多年的种茶经验“移植”到大陆,来到船场镇坑头村办起高山生态农场,先后引进台湾新新品种软枝乌龙茶、日本樱花等。目前,农场拥有茶园面积600亩,其中可采摘茶园300多亩,主要生产台湾高山茶和蜜香红茶。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曾武宾的假期不得不被拉长,直到7日他才得以从台湾回到南靖,虽然生产计划受到一定影响,不过好在没有耽误农时,茶园管理进展得很顺利。 在南靖县船场镇德利生态农场,台商曾武宾带着工人来回穿梭在茶园间,正忙着给茶园除草、施第二遍肥。 “春茶产量预估能达到3500斤—4000斤左右,制茶间已经准备妥当,我打算一半做成台湾高山茶,一半做成蜜香红茶。”曾武宾告诉记者,由于今年气候适宜,茶树长势和品质良好,茶叶产量预计比去年高,希望会是个丰收年。 由于春耕作业量大,又是采茶前的关键期,曾武宾一点也不敢马虎。相比去年,他多聘请了一些本地工,三五人一小组,无论是除草、灌溉还是深耕施肥,均实行分时段、分区域间隔作业,确保防疫春耕两不误。 “茶叶销售面临一场大考” 同一天,在百公里外的龙岩漳平台创园。台商李志鸿在房间内拨通电话,开始遥控指挥茶园的工人作业。“我18号才从台湾回来,目前还在隔离期。不过我并不担心茶园,现在大部分管理人员和工人已经到位,春耕一点没耽误。” 2004年,李志鸿来到祖籍地漳平永福镇,投资创办鸿鼎农场开发有限公司,引进台湾精致农业先进管理理念和先进制茶技术,开发种植茶园2500多亩。目前,鸿鼎永福高山茶园区已经成为一个以文化展示、茶叶生产、制茶观摩、休闲旅游为核心的一体化综合性茶文化交流中心,2015年被列入省级现代观光工厂。 “茶树已经长出了嫩芽叶,马上到采茶季了,正是防虫和施肥的关键期。”李志鸿告诉记者,农场聘用了100多名工人,除了采用最新生物防虫措施消灭害虫外,还要给茶树浇灌“豆浆”,这种“豆浆”由黄豆添加生物益菌、红糖等发酵制成,通过喷灌设施接引或货车载运到茶山各处,再由人工浇灌到每株茶树根部。 在龙岩漳平台创园台资鸿鼎农场,工人正在进行防虫、施肥等春耕作业 “我的茶树全部喝‘豆浆’,一年下来要喝10次。”李志鸿透露,茶树喝了“豆浆”后,茶叶饱嫩度大大提高,可采周期由原来的六七天延长到十多天,做出来的茶滋味、香气也明显提升。 “疫情不会影响产量,预估春季干毛茶产量能达到2万多斤!不过,大家也有自己的担忧,就是接下来的销量问题。”李志鸿坦言,疫情直接打断了节后茶叶销售的黄金期,在短期内对茶产业造成较大冲击,市场对新茶的需求量也会锐减,销售将面临一场大考。 “危机也是转机” 趁着这几日天气放晴,85后台青、长泰明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冠颖忙着组织人员上山剪枝施肥,待下个月春茶上市后,制作第一季金白龙茶。 曾冠颖是一位“台三代”,其家族在大陆的奋斗史可追溯至爷爷曾玉荣。20多年前,曾玉荣跨海来到长泰县,承包600亩山地种植台湾水果;后来,曾冠颖的父亲曾允杰打算种植茶叶,便把果园改成茶园,并把曾冠颖从台湾带来帮忙。 如今已在大陆生活16年的曾冠颖,成为了茶企新一代掌舵人。疫情发生后,在台过年的曾冠颖提前赶回了长泰,他挂念山上的新茶。“2月中旬我们就复产复工了,加上员工都是本地人,农时没有耽误,因此第一季春茶的采摘、烘焙可以如期进行。” 和李志鸿一样,曾冠颖也担心茶叶的销售问题。“这几年,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我把茶业生意做到了海外,且海外市场销售份额占总份额的一半以上。如今受全球疫情影响,海外订单大幅缩减,预估今年茶叶贸易量会下降一半。” 面对困境,他开始思考转型之路。“我们的茶主要以台湾特有的东方美人茶,作为主打茶品。”曾冠颖告诉记者,东方美人茶是鲜有的不经虫咬就做不出好口感的茶,因此茶园管理必须全程生态化,为此他记录了茶叶从发芽到制作的点点滴滴,并把图片、视频放到网络上,让更多大陆民众了解东方美人茶。 曾冠颖认为,随着疫情逐渐好转,大陆经济复苏的脚步将加快,眼下应将目光转回大陆内需市场,运用现在火爆的自媒体,推广自己的茶叶IP。“我计划以茶文化为载体,用短视频的方式,与大陆网友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讲述不同茶品背后的故事,从而打响茶企品牌,增加销售流量。” 目前,曾冠颖正在准备文稿,争取下周开始拍摄视频。“过去,我一直想采用自媒体销售的方式推广茶叶,但总有顾虑,如今终于要迈出第一步了。”曾冠颖说,危机也是转机,希望借助这次机会,为企业打开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长期仍看好大陆市场” 危机之下,也有茶企创新为先,实现了逆势成长。在厦门,台湾茶企郑福星茶叶公司节后早早备好了口罩和消毒用品,自2月初复工后,借由线上销售,业绩逆势大幅成长。 台商郑钧元介绍说,在疫情防控期间,针对消费者的需求,郑福星的茶产品通过朋友圈、小程序、淘宝店等线上渠道推广,订单源源不断,营业额超过去年同期的两倍,这一情况让他十分惊喜。 “疫情之下,我们的销量也有所下跌。”泉州正德宝茶叶有限公司创办人曾明基2月初就从台湾赶回大陆。在他的印象中,以往每年春季,随着全国各地春茶的陆续上市,企业销售也会迎来一波高峰,但是今年情况尤为困难。 不过,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明显好转,我省餐饮行业开始慢慢复苏,大大小小的茶饮、奶茶店也迎来了一定客流量。曾明基表示,福建是产茶大省,茶饮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开始为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各式各样的奶茶店也纷纷出现在大街小巷。“因此,作为奶茶店的上游茶叶供应商,长期内我仍看好大陆市场!”(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 吴洪 陈梦婕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