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福州1月24日电 (刘宝琴、钱嘉禾、苏海森、邱伟东)“作为花卉从业者,很关注‘非农化’‘非粮化’背景下花卉产业的走向,希望不要‘一刀切’,而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逐步推进‘退林还耕’。”人民网网友叶先生通过“我请委员捎句话”栏目提出上述建议。 对此,福建省政协委员张文亮从花卉产业性质、花卉产业用地属性、因地制宜加强统筹,以及给予存量一定的过渡期等四方面来支招,为网友释疑解惑。 网友:非粮化背景下花卉产业何去何从? “希望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给予花卉发展足够的空间。”网友叶先生从事花卉行业二十年了,他见证了福建花卉产业的发展,“花卉产业解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近年来,国家一直强调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去年10月份,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林业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福建省耕地“非农化”常态化监管行动方案》,提出“严禁违规占用耕地造林绿化”,对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等行为进行全面排查。 在“非农化”“非粮化”,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花卉产业该如何与时俱进来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花卉种植会占用耕地,比如花卉大棚种植会使用农田。”历经产业发展历程,叶先生认为当前花卉产业遭遇一些困境,“我们省花卉种植面积140余万亩,其中有四分之一是大棚花卉。” “现在不少花卉苗木具有食用价值,比如金线莲、铁皮石斛、玫瑰花等。”叶先生进一步补充道,“如果‘一刀切’把花卉产业纳入非农范畴,也不合理。” 叶先生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在对待花卉苗木的存量问题时,不要“简单化”或者“一刀切”,能够给予过渡期,在确保农民、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少受经济损失的前提下限期整改、恢复耕种。 政协委员:应避免因非农化非粮化对花卉产业采取一刀切处置 “福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土地特点决定了我们省的种粮成本较高。花卉苗木产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福建省政协委员张文亮说,“这样土地的价值可以最大化,农民的收入也更高。” 据悉,福建是出口花卉的重点产区,2019年花卉出口额首次超过云南,位列全国第一,2020年实现花卉苗木全产业链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人民币。 福建省政协委员张文亮。受访者供图 网友叶先生关注的,张文亮也重点关注到了。正在参加福建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他,提交了《避免因非农化非粮化对花卉产业采取一刀切处置》的提案,也很好地把网友的心声捎给大会。 在提案中,张文亮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防范“一刀切”:一是将花卉纳入“农作物”范畴,二是将花卉用地划归设施农业用地,三是从全省的角度加强对花卉产业的统筹,四是给予已种植、建设的设施花卉产业一定的过渡期。 “比如可以制定全省范围内耕地‘进出平衡’实施方案,允许跨县市按照‘谁补划、谁出资’的原则补充同质等量的耕地。”在谈到统筹花卉产业时,张文亮提出建议,“这样既能确保守住耕地底线,又可以减少对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影响。” 张文亮的建议,与花卉业内不少人士的观点不谋而合。福建省花卉协会常务副会长彭盛易表示,土地是花卉发展的基本条件,“退林还耕”对花卉行业的发展影响确实很大。因此,他也建议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福建各地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细则,给予花卉苗木产业足够的发展空间。 2022年福建省两会期间,人民网福建频道联合福建省政协办公厅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开设“我请委员捎句话”栏目,邀请广大网友与福建省政协委员“云互动”。网友可以通过扫一扫下图中的二维码请政协委员捎话上会。 (责编:吴舟、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