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福建新闻

携手与共,托起福建粮仓

时间:2022-06-19 18:25:10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原标题:携手与共,托起福建粮仓

  参展商带来SD云大米质选机。记者 林熙 摄

  福建农林大学展台,专家介绍菌草鲜灵芝。记者 林熙 摄

  6月18日,由福建、山东、江西、吉林、安徽、河南、黑龙江、湖南、江苏、湖北、内蒙古、宁夏等12个省(区)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在福州开幕。

  作为粮食主销区,福建致力于搭建粮食产销协作平台,持续巩固和拓宽引粮入闽渠道,推动粮食产销合作纵深发展,促进产销区粮食企业深入开展粮食全产业链合作。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粮洽会现场,吉林客商向福建消费者发出了当“农场主”的邀请。

  根据当地推出的“我在吉林有亩田”计划,消费者下单后,农户将负责选种、育苗、耕种,水稻成熟后进入专属粮仓低温储藏。“农场主”们不仅可以定期收到“私人定制”大米,还将受邀“回乡视察”,欣赏稻田风光,体验农耕劳作。

  “福建是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的核心销区。”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张长城说,2015年以来,吉林借助福建粮洽会平台,进行了一系列深度宣传与立体化推广。

  目前,每年入闽的吉林粮食都在200万吨以上,占福建省外调入量的16%左右。“吉林小町”米更成为福州粮食批发市场最畅销的大米品种,销量占同品类的60%以上。今年粮洽会上,两省达成合作意向10项,签约销售粮食33.7万吨。

  福建人多地少,粮食自给率仅23%,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缺粮省如何端牢“饭碗”?

  “我们坚持内外并举,在巩固省内粮食生产的同时,不断拓展省外粮源渠道。”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孙建平说,2005年起,福建与粮食主产省份共同举办每年一届的粮洽会。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中,已有10个省和福建建立了产销协作关系。这10个省去年粮食总产量4.8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0%。过去17年间,福建与粮食主产省签订的粮食购销合同超过1亿吨,从协作省份调入的粮食占全省粮食调入总量的80%以上。

  新科技赋能,护航粮食安全

  直面需求,直击痛点,新科技持续赋能粮食安全。行走在粮洽会,科技气息扑面而来。

  本土企业福建思特电子有限公司为现代粮仓配备了“千里眼”“顺风耳”。公司市场部经理高云艺现场演示可视化智能控制平台,该系统集成了粮温仓温仓湿检测、虫害检测、智能通风、气调储粮、仓房控温等功能,“只要动动鼠标,就能远程实时掌握粮情变化,还能及时预警,智能调节仓内温湿度等参数”。

  以往,粮食收购中不乏以次充好和大米掺假乱象。省外贸集团所属的福建省乡总农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国内科研机构研发智能鉴别设备,引入高分辨率光谱探测技术,能够准确判断物质属性和浓度,有效提高甄别效率。

  “经过多年的发展,粮洽会已从单一的粮食贸易洽谈,发展为集粮食贸易洽谈、精品粮油展销、先进粮机展示、粮食科技对接、前沿粮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展会。”孙建平说,本届粮洽会共征集到可直接应用或技术成熟的粮食科技成果61项,粮食企业科技需求25项,涉及粮食智能监管信息系统、粮食全产业链智慧解决方案、粮食质量检测、粮食流通电商平台、粮食机械和粮油信息化等领域。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近日,象屿集团传来好消息——历经近三年研发,全球首个环境友好型缬氨酸产品问世。

  在生猪养殖业中,日粮中的氮只有30%至55%可被吸收利用,剩下的随粪便排出。在日粮中添加的缬氨酸,有助于动物吸收更好、排便更少。这一技术创新能够使产品综合利用率提升15%至20%。这也就意味着,消耗等量的玉米,能够多生产出15%至20%的产品。

  “把深加工建在粮堆里,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粮洽会上,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代臻介绍说,目前,象屿农产品板块——象屿农产已形成了集种肥服务、农业种植、粮食收储、物流运输、原粮供应、粮食加工及农业金融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

  粮食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新近发布的《福建省“十四五”粮食安全和物资储备发展专项规划》提出,要以建设粮食产业强省为目标,做强福建特色主食加工,挖掘粮食产业经济新增长点,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发展。

  粮洽会现场,省内外新农人纷纷带来关于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构想。

  29岁的清流县新农人巫善生分享了自己的“种粮经”。2014年,他的父母承包了200多亩农田种水稻,起早贪黑却挣不到什么钱。县里举办的一场农业技术培训会,给巫善生带来了启发。

  “农业专家驾驶高速插秧机,没一会儿就完成了一大片插秧作业。”巫善生意识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性。于是,他报考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购置全套农机,很快就成了行家里手。他成立了农机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全程托管服务。

  早在2010年以前,湖南南县便有不少农户从事小龙虾养殖,但难免与粮食争水源争地盘。为此,当地探索“稻虾共生”模式——虾在稻中游,稻在虾田长,稻为虾遮阴,提供天然饵料;虾为稻松土、除草、供肥。相比普通稻田,“稻虾模式”减少药肥用量50%以上,也由此诞生了美誉全国的“南县小龙虾”“南县稻虾米”。(记者 张辉)

(责编:吴舟、陈楚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台湾青年亲历大陆“民主协商实践”分享记
福州首票国际班列多式联运货物在马尾入境
今年1至7月厦门市外贸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9%
两岸青年“以舞会友”促街舞融合发展
(台海观澜)“海青节”折射两岸青年交流两组热词
福州再推5000个实习就业岗位助台青“登陆”发展
福州市仓山区闽剧协会揭牌 致力推进闽剧振兴
“通量―大气―遥感观测平台”:全球首个双塔通量观测平台在福建上杭揭牌运行
福建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于八月中旬在榕召开
“2023中国―东盟周”在福州开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