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营商环境 “优”无止境 不久前,随着厦门天马光电子有限公司完成注册登记并顺利拿到营业执照,总投资330亿元的天马第8.6代新型显示项目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此前,厦门天马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这一“国内最大、全球最先进”的柔性AMOLED单体工厂仅用12个月就实现主厂房封顶、16个月核心设备搬入、18个月项目建设全面封顶、21个月正式投产,刷新了同行业、同规模面板厂房建设速度。 快,是政企合力攻坚的成果。因看好厦门良好的营商环境,厦门天马落地11年来,累计在厦投资1000亿元,连续4年保持低温多晶硅智能机面板出货市占率全球第一,带来了超50家的上下游企业,推动平板显示千亿产业链的形成。 为企业营造最优良的发展环境、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自2015年在全国率先探索提升营商环境建设以来,厦门对标世行标准和国际先进经济体,聚焦企业、群众在政务服务中反映的痛点堵点,持续推进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2019—2021年,厦门连续三年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名列前茅,营商环境全部18个一级指标均获评“全国标杆”,14个指标进入全国前十。仅过去一年,厦门就推进实施262项营商环境提升重点任务。 再提速,98%的事项“一趟不用跑” “为厦门的企业开办审批效率点赞!现在我们新分店的手续已基本齐全,就等着场地条件成熟正式开张了。”4日,厦门鹭燕大药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清梅告诉记者。 作为厦门本地知名的药店品牌,厦门鹭燕目前已布局108家店面,近期正准备在自贸片区和高林布局两家新店,因药店涉及保健食品经营,按规定需取得食品经营备案。“上月12日,我们的办事人员登录厦门市商事主体开办一网通平台,按平台流程提示提交相关材料,当天就通过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备案办理。”林清梅说,以前企业销售保健食品需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在办理营业执照后才能递交申请材料,并等待有关部门到企业审核查看通过后才算完成。“从分开提交两套材料到一套材料搞定,从一周以上时间到一天办成,现在开办企业真的很方便!” 今年1月,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托自建系统在全省率先将“食品经营备案(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纳入“多证合一”范围,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工作模式。经营者无需到窗口申请,无需提交纸质材料,“一趟不用跑”即可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备案。该局注册审批处二级主任科员翁桂华告诉记者,今年该部门已受理食品经营备案(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全程网办2707件。 近年来,以集成服务为手段,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推行证照同步办理,将营业执照与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许可证相关业务进行整合,推行“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涵盖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等4大类60个事项的高频登记审批需求。目前,企业开办时限由2.5天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其中设立登记办理时限不超过0.5天,公章刻制、发票申领并联即时办理,各环节办理耗时以小时乃至分钟计算,不断刷新“厦门速度”。 在“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下,如今,在厦门98%的事项实现“一趟不用跑”,超90%的事项全程网办,117项可跨省通办,113项“秒批秒办”。 便利化政务服务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今年1至7月,全市累计新增各类市场主体98963户,同比增长16.04%;(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截至7月31日,全市实有市场主体81.62万户,同比增长9.7%。存量市场主体在户数上和资本规模上,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对标一流,自加压力,更多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的创新举措在厦门不断尝试——在同安区,有关部门利用“全馨办”帮办服务助推工程审批提速增效,不仅率先在全市实现了7个工作日内“交地即交证”的服务目标,还创造了从摘牌到取得施工许可39天的同安审批新速度,为企业快速投产抢得先机;思明区拓宽政务服务监督渠道,创新向社会招募热心人士担任“政务服务体验官”,以“线上体验+线下明察暗访”结合的形式把脉政务服务,今年已收集意见建议28条,基本都已由相关部门整改提升。 再创新,高质量发展平台拔节生长 1日晚,夜幕中的厦门海沧国际货柜码头,依然有货车载着集装箱往返忙碌。20时许,一辆来自三明市的货车进入码头,海关系统在收到码头的抵运信息后触发转关自动核销,实现舱单自动放行,至此,该批货物的通关流程结束。等货轮靠岸,这批货物就将开启海上旅程,远销澳大利亚等国。 “现在的通关时间比以前节约了近8个小时!”三明市林通贸易有限公司出口部经理韩国松介绍,当天下午3点,载有建筑材料指接板的集装箱从企业出发前往三明陆地港报关,接着赶往厦门,在厦门海沧海关完成通关,整个过程不到6个小时。 让企业深感便利的流程变化,来自厦门海关和福州海关联合主动谋划的属地型海关出口转关智慧监管新模式——陆地港出口转关直通业务。近日,厦门自贸片区的这一模式在由省自贸办发布的福建自贸试验区第19批创新举措评估结果中,被评为全国首创。 该模式对通关作业流程进行创新和升级。“以前,货物在当地海关放行并办理转关手续后,三明海关还要对集装箱施加物理关锁,货物抵达厦门后,我们要实地进行关锁核对、解锁、人工操作转关单核销等手续。现在,转关货物不仅全程通过电子关锁实现在途监管,还在口岸海关实现海关智能锁自动解封、转关单自动核销、舱单自动放行,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厦门海沧海关物流监管二科副科长杨希婧介绍。 “现在,我们一个集装箱可节省成本300至500元,一年能省下二三十万元。”韩国松说,得益于通关效率提升,企业将进一步拓展业务、做大贸易。 作为福建省重点口岸之一,多年来,厦门围绕18个重点领域,推动全领域、全链条精简优化,加强简政放权的协同配套,实现改革创新从典型突破到系统集成,一批批全国率先、首创事项从厦门走向全国。仅厦门自贸片区就累计推出521项创新举措,其中126项为全国首创,“一照一码”等30个改革试点经验被国务院发文向全国复制推广。 改革向深走,产业动能足。如今,厦门自贸片区“苗圃”内,航空维修、融资租赁、跨境电商、进口酒等14个高质量发展重点平台拔节生长,厦门成为全国最大二手飞机融资租赁集聚区、全国最大毛燕进口口岸、全国第二大进口酒口岸、全国重要航空维修基地…… 再智能,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8月底,厦门正式上线“出生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新生儿父母可通过线上申请办理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社保卡申领等六大事项,不出家门就能实现“出生一件事”一次通办。 “我们看了网上的报道后,就随手登录‘闽政通’APP试了试,不到10分钟,宝宝的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社保卡申领等就办好了,真的很快!”刚完成二胎分娩的连女士说,她还记得办理大女儿的相关手续时,要先到医院办理出生证,落完户还要去银行办社保卡,现在全部改“网办”,相关证明还可以邮寄到家,确实方便多了。 多年来,厦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如今,400余个“e政务”便民服务站遍布厦门全市的24小时社区便利店、企业园区、大型酒店等人流密集场所,将便利送到群众身边。2017年,厦门创新设立“e政务”,在全国率先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e政务”一体化自助服务终端体系,在全国首创“刷脸”自助办事模式,把“24小时不打烊随处办”的政务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到目前已先后整合公安、社保、公积金等22部门277项高频事项,成功对接国家、省、市近30个政务平台。2021年来,厦门“e政务”共办理超254万件“全市通办”事项;涉及厦门的“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办理量约4万件。2020年,“e政务”被国务院办公厅列为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教育一件事”“就医一件事”“毕业一件事”“社保一件事”……对厦门人来说,有事就用手机登录“i厦门”一站式信息惠民平台,已成为一种习惯。从百姓需求出发,厦门以获批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为契机,持续统筹各方资源优化集成化网上办事平台。如今,厦门已实现公安、人社、教育、卫健、住房等惠民便企事项“掌上办”,户政、社保、医保、企业登记、公积金、交通运输等高频事项50%以上办件量“全程网办”,借力智慧政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杨珊珊 林丽明) (责编:吴舟、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