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22日电 (徐翠松 张美燕)十年是时间的标尺,是发展的刻度。这十年,漳州诏安官陂镇17个村的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幅幅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十年间,原本入夜就静悄悄的山区乡镇焕发勃勃生机,村民的夜生活也从单调贫乏变得丰富多彩,随处洋溢着和谐幸福的生活气息。 坚持绿色发展之路。 “以前哪有什么路灯,一到晚上只听到虫叫了,路也不好走,不太敢出门。”提起老家的发展,家住官北村的张阿姨感慨万分,“谁能想得到现在变化这么大,晚上也是热热闹闹的,还有广场跳广场舞,到处亮堂堂。还弄了个图书馆,我孙子一下课就往那里跑。” 官陂镇相关人士介绍说,十年间,该镇始终如一落实脱贫攻坚、平安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等工作助力宜居乡村打造。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官陂镇实现1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93户4348人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6.2%降至零。 近5年来,官陂镇累计投资约2.45亿元建设机耕路、汤头桥、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镇区污水处理、高标准农田等项目,涵盖交通路桥、农田水利、污水管网、幸福院等民生短板领域,努力构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坚持绿色发展之路 云雾缭绕、冷气挟裹茶香扑面而来,每每来到官陂镇公田村,都会惊叹此间空气之清新、山水之秀丽,宛如置身仙境。独特的环境造就了公田高山好茶,也成为了当地“一村一品”的拳头产品。 公田村党支部书记张金源介绍说,十年来,许多人看到公田种植茶叶的前景,返乡创业人员逐渐增多,他们回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鲜的东西,再加上这几年政府重视,现在公田村的茶叶品种增多、规模增大、质量提高,以及销售渠道也多样化了。 近年来,官陂镇把公田高山茶作为一大产业来打造,邀请茶业专家对茶农和茶产业经营者进行专业指导,从产业规划、茶树种植培育、茶产品研发等领域,为公田茶的产业发展寻找一条发展之路。 目前,该村拥有制茶作坊60多家,茶叶基地面积近2000亩,标准化初制加工厂约3000平方米,可创造经济价值达2768万元。此外,村民茶园750亩,年收入200多万元。几项收入合并,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8年的10218元提高到2020年的15905元,增长约55.66%。 不只是茶叶,官陂全镇青梅种植约9300亩,年产约1550万斤。该镇积极发展青梅初加工产业,投资建设富硒果蔬初加工基地,并通过租赁形式吸引企业投资,带动周边各村种植荔枝、蜜柚等共计7000余亩。 教育发展提档升级 十年来,官陂镇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该镇的教育也发生着变化。 十年间,官陂镇持续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全面加强全镇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其办学环境,同时抓好学前教育,完善国民教育体系。 据了解,近几年来,官陂镇投资近3000万建设官陂中学教学楼及塑胶跑道;投资1500万左右修缮、建设彩下幼儿园、凤狮幼儿园、新坎幼儿园、中心幼儿园,努力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满足周边群众教育需求;投资500多万建设彩霞小学和光坪小学教学综合楼,改善教学环境;同时,为促进信息技术与乡村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官陂镇投资近200万,让全镇中小学实现多媒体设备全覆盖,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成效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官陂镇民众,对教育的美好期待正在变成生动现实。(完) 【责任编辑:林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