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福建新闻

福建尤溪:织造变“智造”,促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3-31 09:24:50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中新网三明3月29日电 (吴振湖)“第一季度,预计完成产值1.7亿元人民币左右。”3月27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经济开发区城南园,福建(尤溪)旭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济宝,一边察看5G智能物联智慧纺纱生产车间一边介绍。

  一直以来,纺织企业的生产模式都比较传统,许多如粗纱机的落纱等工序都由人工完成,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一直是纺织企业亟待破解的难题。

旭源纺织有限公司车间一景。 吴振湖 摄旭源纺织有限公司车间一景。 吴振湖 摄

  作为三明市全力培育的百亿龙头企业新上项目的福建(尤溪)旭源纺织有限公司,总投资16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6.9亿元,建成长381米、宽86米的全省纺织行业最大单体车间,年可产17万锭高品质混纺纱、产值6亿元。通过智能化纺纱生产线搭载“纺纱MES云系统”,实现全流程在线数据采集、监控、操作与预测,让企业能够24小时不间断生产。

  车间一角,几排全自动粗纱机隆隆作响,空中轨道上,空管进而满纱出,却不见一个工人。这与之前普通纺纱车间的繁忙景象大相径庭。

  原来,全自动粗纱机采用自动落纱与生头技术,通过换纱机械手实现满管粗纱与空纱管自动交换,空管自动进入落纱架,为下一轮纺纱做准备,满纱通过BTS粗纱智能运输系统输送到空中立体纱库储存,并自动按需输送到细纱机台。

  “筒纱智能包装物流系统”则通过筒纱自动输送系统、筒纱自动堆垛系统等,实现筒纱分品种智能输送、在线机器视觉检验、自动堆垛、自然回潮等无人化操作。

  “车间的机台报警及操作提示信息能够即时推送,可以极大减少员工的无效巡回时间,减少操作响应时间80%以上。”林济宝说,车间的数字化不仅让生产过程更加优化,错误率降低10%、纺纱优品率提高20%、纺纱周期缩减30%,用工人数还能降低70%以上,原来1万锭要50人到60人,现在只要个位数。

  林济宝表示,旭源纺织高品质混纺纱项目将继续做大做强“纺纱-织造-染整”产业链,为纺织行业数字化生产探新路。项目全部投产后,产能将达40万锭,预计年产值18亿元。(完)

【责任编辑:赵朴煜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