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傅涛:疫后地方支付体系面临挑战 环境产业如何应对?

时间:2020-02-26 11:39:42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每一次重大社会事件都会对环境产业供求关系产生影响,包括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正在对我国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对环境产业产生很大影响。
   表面看上去有的产业在释放需求,比如口罩、测温计,但这种需求对产业的影响未必是正向的,短期内的膨胀会给产业种下很多后续隐患,对环境产业也一样:对产业各种需求的释放,如果不能形成一个产业持续的供给能力,不能形成理性的消费习惯,某种程度上说并非完全有利。
   对一个产业主体来说,应对这样的变化,做好自己的服务和创新,才是立足之本。
   疫情对环境产业正在产生影响
   现在无论行业还是社会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抗击疫情,以及卫生、环境需求的释放方面,确实,疫情之下,对污水处理、供水、垃圾处理、垃圾分类,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增加了新需求。
   同时,国家在出台一系列的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比如说各种减免政策,这些政策是普适性的,对各种行业都在产生推动性影响,环境产业也不例外。
   但是也要看到,环境产业是政策性产业,本身就有B2G,B2B的性质,一直在社会产业政策的促进之下,当国家的政策变成普适性的产业促进政策,其实对环境产业未必是正向影响,因为它会极大地消耗对产业政策性支持的公共资源。国家公共资源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这种供给侧的产业促进,理论上让环境领域受益范围有限。
   重点应该关注疫后环境产业发展的解决之道。
   地方支付体系面临挑战
   疫情刺激了环保卫生方面的需求,但是地方政府的支付会面临巨大挑战。
   首先要看到,疫情会对中国经济2020年的增长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现在毕竟和2003年非典时期的宏观经济状况不同。
   从2003年到2019年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巨大的。2003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由投资和出口驱动,GDP增速9.1%,是1997年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2003年消费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在35%左右。中国的宏观经济处于恢复且上行的周期,加入WTO后的正面效应显现,2003年全年进出口总量较上年增长37.1%。反观2019年,GDP增长稳定在6%以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2019年投资增速5.4%,较2018的5.9%继续回落。受中美贸易战影响,2019年出口增速也较2018年回落2%。2019年消费已经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为了抵消疫情事件影响,政府需要很多动作。直接的拨款,各种财政投入,其实极大地消耗了年度财政支付能力。去年政府已经减税两万亿,今年因为疫情影响,政府财政在社保、税收、各种政府收费上都在大量减免,这种减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业方面、中小微企业的短期压力,但是要认识到,这也将对政府的未来支付能力产生挑战——政府收入在减少,支出在增加,而环保需求很大程度上(超出50%),需要政府公共财政买单。
   所以,当前这些政策,可能对环境支付的压减比较厉害。产业界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切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以及没有正常向消费端、收益端进行收费,依靠财政作为桥梁的支付体系的影响,会在未来半年内陆续显现,未来政府应收账款会进一步加大。同时,疫情之下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的监管也会进一步趋严,要求会更高。
   对工业治污市场的影响
   除了政府支付,还有工业企业面临的挑战。
   就工业企业来说,环境一直是政府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的一个有力抓手。经济向好时,政府抓产业的力度非常大,有的时候不惜成本,某种程度上还出现了一刀切,其实损伤了很多优秀工业企业治理环境的积极性。不过又在一定程度上触发了工业领域的环境需求。
   工业领域环境需求在疫后可能发生变化。中央政府有抓生态环境治理不动摇的定力,但方法会发生变化。
   一方面要保证经济增长,同时要保持好不容易取得的碧水蓝天的成果。疫情肆虐的时候,可能会暂时忽略环境,毕竟病毒带来的侵害更加“立竿见影”。疫情一旦平稳,环境依然是民生所向,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预测,下半年,及至未来一两年,对工业企业的差异化管控会提到更高高度。政策不会让所有企业都在一个治理水平之下,优秀企业应该有更好的空间。绿色化将会是工业分级、工业调整,以及产业差异化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和判断标准。这将会促进工业差异化的环保市场的出现,这一点需要引起布局工业市场的企业关注。
   应对挑战需要两山创新思维
   环境需求,有的是伪需求,因为它可能是社会需求,但不是市场需求。这种情形逼迫环境产业需要创新思维,来满足地方政府以及工业企业,共同应对更高水平环境治理的需求。
   如何少花政府的钱,不花政府的钱,甚至还能赚钱来完成环境治理,这就是两山经济所倡导的理念。对工业企业也一样,如何更少花费工业企业的钱,减少特殊事件下工业企业的压力,同时满足更高要求的环境水平的需求,是环境企业创新的出发点。这在疫后将显得更加突出。
   这种状况也会促进环境产业服务的分化。大部分环境企业是按照政府或者工业企业的被动需求,进行简单的环境服务供给,疫后的环境产业会进一步分化,能够在模式上、技术上、体系上,更好地为地方政府提供系统方案的企业将在市场上更胜一筹。
   这个系统方案要从对方难题出发,而不是单个项目的建成、运营出发。环境难题往往是综合性的:既要发展经济,也要保护环境,既要应对卫生、环境体系整个治理结构的升级,同样要完成经济增长的要求。环境产业不应该成为经济的对立面,过去不是,未来更不能是。就需要在创新上做出自己的文章。创新的方向可能要按照两山经济理论、价值理论,做出一城一策、一企一策的模式创新。无论如何,善于学习的企业和企业家,运气不会太差。
   所以,对环境产业来说,不能盲目地看待疫情所释放的新需求,更要对未来支付体系、工业领域变化等有深刻思考。
   环境产业是一个靠政策驱动、受经济大势影响的生意,创新模式、提升效率,是对自己对行业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事。这场疫情对我国经济、商业、企业的冲击显而易见,对环境产业的影响也将进一步显露出来,弱者抱怨,强者不但快速自救,而且把这次灾难变成一个自我反思、学习与成长的机会。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只有身处其中,才知个中滋味,也唯有“大海航行靠舵手”,才能杀出一条血路。这时候,正是看掌舵人能力的时候。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台湾青年亲历大陆“民主协商实践”分享记
福州首票国际班列多式联运货物在马尾入境
今年1至7月厦门市外贸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9%
两岸青年“以舞会友”促街舞融合发展
(台海观澜)“海青节”折射两岸青年交流两组热词
福州再推5000个实习就业岗位助台青“登陆”发展
福州市仓山区闽剧协会揭牌 致力推进闽剧振兴
“通量―大气―遥感观测平台”:全球首个双塔通量观测平台在福建上杭揭牌运行
福建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于八月中旬在榕召开
“2023中国―东盟周”在福州开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