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关于医废处理 请给上海这波操作打分

时间:2020-03-06 08:44:59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公开数据显示,战疫期间,上海大小医疗机构约产生130吨医疗废弃物,其中定点医院和设有发热门诊医疗机构产生的医废在60吨到70吨左右。
   如何确保医疗废物收运处置无缝衔接,做到零疏漏、无死角,上海有自己的一套方案。
   据悉,收运处置方案有针对性制定,增设夜间专线,做到专人专车等是基本中的基本。新冠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例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废,都进行双层包装,增加一次性耐压硬纸箱密封,做好标识,全程冷链运输。
   此外,医废处置设备全自动化,中控室能够实现全过程监控,焚烧系统包括3条流水线,充分保障医疗废弃物及时、有效、无害化处置。
   “标准要更高,要求要更严,措施要更实,制度要更规范,流程要更科学”,这是疫情防控一开始,上海就在强调的内容。
   《关于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措施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相关单位要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处置、医疗废水消毒、自行监测等工作,确保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和城镇污水安全处置。
   很多人也许会担心,大医院有严格的处置方式,小机构如何保障不掉链子?
   首先,早在2019年的时候,上海就在探索“定时定点收集、车对车交接”的新模式,借此打通小型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收运“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据悉,试点情况良好,新模式收到了很多小型医疗机构经营者的认可。
   其次,再来看这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诊疗的“基层”,究竟是如何做的。
   根据媒体的探访,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智地拷贝了“学霸作业”。医疗垃圾用RFID扎带(内有芯片)密封→称重录入系→交接转运→入库存储→出库交接,一步不落,全程处于智能终端的监控下。
   这套物联网管理医疗垃圾体系,有效避免了混装混运,并且提高了转移和处置效率,在疫情期间更是至关重要。
   小细节处见真章,大科技下显身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医疗废物布下天罗地网,上海这波操作,你打多少分?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nbsp;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