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 不同场地类型项目数量&合同额 注:农用地修复的污染物大多为重金属,但其与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的业主单位、工程内容有较大区别,因此单独计算。 业主类型 工程项目的业主类型与咨询项目相似,前六大客户完全一致,只是座次稍有变化。政府投资公司升至第一,生态环境部门退至第二,地方人民政府(镇政府)、污染责任方、自然资源部门(含土地储备中心)、园区管委会分列三~六位,房地产公司、大型工程项目部、市政城管部门、农业部门、住建部门等也产生了一定的项目,其他如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局、综合行政执法处、排水管理处等产生了少量项目。 生态环境部门、地方人民政府(镇政府)直接招标的项目合计约14.38亿元,这些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来自2018年的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35亿元),以此我们粗略估计实际的修复产业规模约为目前公开招标项目的2.4倍(35/14.38=2.4),即210亿元左右。数据差异一方面来自于我们搜索渠道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源于污染责任方、房地产公司等项目进行的内部招标数据我们无法获得,这两者顾忌社会敏感性,多数采用内部招标的形式选定修复服务供应方。大型基建工程中的土壤修复工作也大多作为辅助项目,被工程总包直接实施而未进入公开市场。 根据美国Environmental Business International (EBI)发布的《美国环境修复产业报告:修复与产业服务》,能源部下属设施和军用场地的修复是产业中的大块头。2018年美国环境修复产业规模约80亿美元,其中美国能源部、国防部分别产生了20.2亿美元、13亿美元的项目,合计占比达到了41.39%。美国陆军工程兵团(USACE)也是美国修复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内相关工作的开展还比较少,相关项目数据也无法在公开市场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