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千亿规模万亿空间” 土壤修复“利”动人心

时间:2020-03-17 15:26:45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据业内统计分析,2018年美国环境修复前端工作项目占行业收入的40%左右。1980年到2000年,美国环境修复产业都主要是国家层面的项目带动,此后州政府推动和市场主体(如地产)带动成为主要推动力。
   2018年,美国仅场地修复业务总额已经达到了80亿美元,相当于560亿元左右。虽然经过了多年开发和挖掘,但是美国环境修复市场仍在增长也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近几年还有新的领域不断补位。
   由此,可以得出的几个观点包括:
   ① 从政府主导,到政府引导这条路线,大体都一样
   ② 市场驱动力将在成熟的环境修复行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③ 环境修复运营端能力的强化很有必要
   ④ 整个市场的发展存在可持续性
   以上,作为我国环境修复产业宏观解析的着力点也很有针对性。相比单纯的“污染治理”这个概念来说,“环境修复”则更具有前瞻性。
   以土壤修复为例,近年来是政策加码的高峰期,需求释放加速成为常态。据业内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土壤修复类项目招标数超300个,涉及金额超130亿元,其中工业污染场地修复类别数量一骑绝尘。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预测称,2019年土壤修复市场规模超200亿元。考虑到2015年,这个数据还不到40亿元,这种成长速度确实足够令人侧目。
   这个“蛋糕”不仅大,而且“好吃”。
 
  主要是因为一个众所周知的因素——利润。诚然,土壤修复回报周期长,前期投入大,但还是改变不了其利润高的诱惑力。据悉,相关土壤修复企业的毛利率高时可以达到50%以上,只不过近年来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也造成了利润值的波动式下降。
   简单来说,土壤修复行业成熟度在增加,同步的行业利润区间在缩小。
 
  尽管如此,“千亿规模万亿空间”也不仅是说说而已,这意味着市场经营得好,“蛋糕”还是会大到令人心动。更不用说,目前,国家对土壤修复事业的支持力度显见增大。
   政策支撑力、技术支持力、装备升级力、资金催动力,都不容小觑。
 
  来看下“资金”这一环节,2016年-2019年,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已下达280亿元。据悉,土壤修复资金占污染防治资金的比重已经提升到了8.3%。
   再来看下,市场出资意愿。按照中国指数研究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修复后土地出让收益是很丰厚的,修复支出占比不到20%。从这个角度来看,土壤修复“利”的一面得以体现,更容易撬动资本输入。
   最后还是老生常谈的一点,如美国这般成熟的土壤修复市场,这个行业的产值能占据环保总值的3成左右,而我国则还低于5%。
   总结,我们有理由相信,土壤修复行业会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技术为王”放之四海皆准,“资本为王”符合生存法则,“运营为王”瞄准未来趋势。选择合适的时机入局很重要,选择适宜的模式入局也很重要。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nbsp;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