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5万亿!土壤修复政策扶持不断,长远前景可观

时间:2020-04-01 14:00:33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过去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总体来看不容乐观,具体来看 :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土壤污染率接近20%。
   2016年5月28日,被称为“土十条”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颁布;《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在2017年面世;2018年发布《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2019年1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规范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土壤污染防治法》出台……一系列政策强势推动,在环保强监管的巨大压力下,土壤修复市场的大幕缓缓拉开。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为13.1亿元,到2017年市场规模增长超10倍,为151.45亿元。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数量也大幅增长,根据中国环联的数据,2016年我国土壤修复相关产业的企业数量达到2000家,而2017年这一数量增至2800家。
   2018年环保行业发展遇冷,但众多细分领域中,土壤修复受到的影响有限,因此在2019年表现十分亮眼。
   不完全统计显示,2019年公开招标的工业污染场地修复类工程项目约250个,项目金额约100亿元;公开招标的农用地修复类工程项目约20个,金额约4.7亿元;公开招标的矿山修复类工程项目约50个,金额约20.7亿元。
   分析机构表示,随着政策法规体系的日益完善,土壤修复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长远来看,包括场地修复、耕地修复、矿山修复等在内的土壤修复行业市场空间超过5万亿元。进入2020年之后,随着各地土壤详查的完成,工作重点将转入治理,土壤修复项目有望进一步释放。
   提到土壤修复的未来发展,一直以来都有少数的质疑声,其中热度最高的非资金问题莫属。对于环保行业而言,“钱荒”一直都是无法绕开的问题。这方面,土壤修复行业解决了吗?答案是,有,也没有。
   和废气处理、水处理、固废处理等行业相比,土壤修复相对“年轻”,土壤修复投资比重占整个环境治理总投入不到1%,要知道这个比重在发达国家高达25%。
   至于中央环保专项资金,从2016年~2019年的情况来看,设立之初最高69亿元,后来不断下滑,没有办法提供稳定的资金供给,所以很难满足土壤污染治理巨大的资金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中央层面的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属于财政专项资金,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比如资金来源单一、资金总量少、政府严格把控用途、无法有效运用社会融资机制、资金使用效益差、难以达到良好保值增值效果等,那该怎办?
   不久前,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住建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办法》,对于土壤修复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根据办法,通过设立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可在保证专项资金投入的前提下,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放大资金杠杆,提高土壤修复资金的资金使用效率,并改善土壤污染防控及治理效果,促进全国土壤修复市场快速发展。
   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政策完善、标准细化、技术升级,土壤修复的行业壁垒将越来越高,未来企业数量增速将放缓,那些早期进入市场的龙头企业将率先受益。
   当然,国家层面将会鼓励治理技术完备、资金雄厚、综合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培养一批有活力并且能持续生存的土壤污染治理的中小企业,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nbsp;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