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建立应急监测体系 公众随时掌握我国辐射环境质量和核设施安全状况

时间:2020-04-15 15:08:38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2020年4月15日上午10点,生态环境部将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郭承站、核电安全监管司司长汤搏、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司长江光介绍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理性、协调、并进核安全观,推进核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关情况,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南方都市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家核安全局推动复工复产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据了解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在复工复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请问国家核安全局在复工复产方面采取了哪些数字化措施,谢谢。
   郭承站:谢谢你的提问。这次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都提出了很多挑战,其中信息化、大数据、智能化的运行和监管对核行业也是一个考验。
   疫情防控期间,生态环境部始终把核安全监管作为重中之重,我们既要加强自身的疫情防控,还要加强帮助和指导企业加强疫情防控,保障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和现场监督就要改变过去的方式,信息化、智能化在这次疫情当中应该说得到了有效的加强。
   大家知道核行业本身就是高科技行业,它的信息化基础比别的行业相对高一些。我们在长期的监管能力建设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已经基本建成了辐射环境质量的监测,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核安全许可管理、核电厂的经验反馈、核技术利用管理等信息系统。在这次疫情防控当中,应该说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一是开展了网上许可审批。对核安全设备、人员、资质、放射性同位素进出口管理,一律进行网上受理审批,优化许可的流程,同时提高了许可的效率。
   二是强化网上监督和检查。加强重点核设施、重大专项、主设备制造产业链上,利用互联网+辅助核安全现场监督。同时,我们在建造运行维修活动中,采取一些在线的视频检查、视频验证、视频会商方式开展远程技术审查、监督检查及安全检验,实现了核安全监管和疫情防控的两不误。
   三是强化网上数据分析。加快核电厂建设、运维、辐射防护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建立全国统一的经验反馈信息化平台,同时应用大数据和云平台对核电厂运行事件进行综合性和趋势性的分析研究,也就是汤司长介绍的我们加强事故风险的分析、原因的分析。
   四是强化网上辐射监测。大家知道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的监测,是公众比较关心的。我们国家建立了一套自动的监测网络,覆盖了全国地级市以上。同时,我们在重要核设施周边建立了一套监督性监测体系。我们还建立了一套应急的监测体系,同时在全国有1600个监测点,包括水、气、土和生物的监测,这些监测数据都通过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网站及时发布。疫情期间,让全国公众都能随时掌握我国辐射环境质量和核设施的安全状况。
   这次疫情对我们核安全监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推动,接下来我们将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按照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核安全监管的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建设。谢谢。
   原标题:建立应急监测体系 公众随时掌握我国辐射环境质量和核设施安全状况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nbsp;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