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土壤修复技术突破实锤! 看看这4项研究

时间:2020-05-11 09:08:20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土壤修复行业渐入佳境,市场对土壤修复材料、土壤修复技术、土壤修复设备的需求可见上涨。
   虽然,有专家指出,我国土壤修复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跨越了十几二十年,但发展速度确实是有目共睹的。包括,在很多疑难杂症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毋庸置疑。
   ① 例如,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团队,选用5种Cd超富集植物(籽粒苋、青葙、龙葵、商陆和伴矿景天)对不同pH值(分别为5.93和7.43)的土壤进行了植物修复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植物提取修复技术对酸性土壤具有可行性,而伴矿景天更适合于修复碱性的镉污染土壤。
   ② 例如,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分室课题组,研究利用廉价易得、绿色环保的三氧化二铁(Fe2O3)作为添加剂对重质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强化热解修复的效果。
   结果显示,在热解温度为400°C、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相比于传统无添加剂热解修复后的土壤,添加5%Fe2O3强化热解修复后的土壤中总石油烃(TPH)去除率提升了25.5%,其中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三个重质组分的去除率分别增加了67.8%、52.3%和67.9%。
   Fe2O3强化热解修复后土壤中小麦发芽率和生物产量显著提高,甚至优于无污染土壤,表明Fe2O3强化热解技术能够恢复并提升土壤生态功能。
   ③ 例如,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植物修复强化新策略——采用复合信号分子处理,诱导植物衰老,进而提高修复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富集的植物修复强化新策略。
   研究结果显示,脱落酸(ABA)和水杨酸(SA)的复合处理能够诱导植物衰老,进而调控重金属在修复植物体内的迁移与分布,提高地上部重金属的含量。且在植物修复的末端施加为期7天的强化处理,显著提高了高羊茅地上部Cd含量至对照的1.97倍,提高了印度芥菜地上部Cd含量至对照的1.70倍。
   ④ 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团队以粉煤灰(FA)为原材料,通过低温碱熔的方法合成新型钝化剂(IP)修复镉污染土壤,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
   研究结果显示,添加改性材料能够减轻镉的累积和水稻的毒害作用,提高水稻产量、土壤pH和有效硅含量,促使弱酸提取态镉转化为可还原态镉,减少水稻籽粒中镉的累积量,并且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限定值(0.2 mg/kg)。
   研究发现,改性材料和沸石对土壤和水稻的镉含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改性材料的边际成本要低于沸石——改性材料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推广价值。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nbsp;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