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榕小环普法】带你读懂土壤污染防治法⑷什么情形下启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时间:2020-05-25 16:22:34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已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为保障法律的贯彻落实,榕小环结合工作实践,为您解读部分关注度较高的条款,提高社会各界对这部法律的认识,使社会公众和有关企事业单位熟悉法律要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第四篇,了解一下什么情形下需要启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于保障人居环境安全至关重要,是管理的起点。没有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则没有后续的管理活动。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启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责令调查
   《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对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和监测、现场检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要求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也就是说,发现问题线索的,要启动调查。实践中,既要避免应当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而未启动,使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的地块被遗漏;也要避免无谓地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通常,可以结合建设用地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综合判断。比如:现场存在污染迹象,而且从事过重污染行业的企业用地,如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则土壤污染风险大,可以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主动调查
   《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需要说明的是,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之间相互变更的,原则上不需要进行调查,但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中环卫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用地变更为住宅用地的除外。
   根据《城乡规划法》,建设用地用途变更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土地管理法》,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的约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确需改变该幅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原报批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改变土地用途的,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实践中,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协调,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督促相关单位对拟变更用途的土地,做到“应调查、尽调查”,防止遗漏;同时确保能及时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并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留出充足时间。
   此外,本法第六十七条还规定了其他几类应当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情形,即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地的用途变更或者在其土地使用权收回、转让前,应当由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通常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等,存在因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等而污染生产经营用地土壤的风险。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地的用途变更前,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利于保障土地用途变更后的建设用地安全,特别是人居环境安全。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地在其土地使用权收回、转让前,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定土壤污染状况,有利于明晰土壤污染责任。
   未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将依据本法第九十四条追究相关责任。
   (素材来源: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
   原标题:【榕小环普法】带你读懂土壤污染防治法⑷什么情形下启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nbsp;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