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纳入全国环境监测体系 POPs污染防控面临的挑战是啥

时间:2020-06-03 15:40:12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2020年6月2日,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发布会。在会议上,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称,我国高度重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与污染防控工作。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纳入全国环境监测体系。   问题来了,持久性有机物到底是什么?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英文简称是POPs,是结构稳定、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在自然环境中又难以被降解的一类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大气、水、生物体等各种环境介质存在于环境中,具有持久性、长距离迁移性等特点。
   随着2004年《斯德哥尔摩公约》正式生效,我国在国家层面上启动了对POPs污染源的研究,加强了POPs研究的监测能力建设。
   200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履约工作小组;2007年,国务院批准履约国家实施计划;
   2009年,禁止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口滴滴涕、氯丹、灭蚊灵及六氯苯;
   2010年以后,围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多项专题监测研究;
   2012年,12部门发布《全国POPs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PFOS和硫丹等修正案;
   2015年,“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区域运移及演变趋势研究”列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HBCD修正案;
   2019年,生态环境部落实《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含六六六、滴滴涕等POPs指标的全项目监测工作。
   到目前为止,我国POPs增列已经增加近30种,现行有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的标准主要有四大类(分别为有机氯农药类、多氯联苯类、溴代阻燃剂类及二噁英类),共计25项标准,涉及18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资料显示,我国POPs履约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重点行业二噁英排放强度下降15%,实现了滴滴涕、氯丹等17种POPs的全面停止使用,完成50000余吨高浓度POPs废物处置,并完成100多项涉及POPs政策标准的制修订
   有专业人士指出,对于我国持久性有机物防治的关键有三方面,分别为替代品的问题、历史上遗留废物的处置问题和源减排问题。
   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面临着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瓶颈。有数据显示,结果表明至少有600多种这样的POPs疑似物质,其中有2/3也在中国的现有化学物质名录中。相比目前列入管控的几十种,想要真正实现对POPs的防治仍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最近几年,在新型 POPs 的分析方法学、环境行为、生态毒理与环境风险,以及新污染物发现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接下来,柏仇勇在会议中也表示,会持续推广应用相关科研成果,从而不断提升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能力和水平。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nbsp;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