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首页
闽商资讯
福建新闻
财经新闻
天下要闻
品牌推荐
闽商人物
闽商商圈
招商加盟
公益宣传
生态环保
营销推广
闽商论坛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生态环保
独家专访 | 大岳咨询金永祥:PPP是负面作用最小的一种经济政策
时间:2020-07-09 22:06:30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做PPP;如果你恨他,也让他去做PPP。
在中国,PPP是一个令人爱恨交加的事物。2014年至2017年,PPP大发展,有多少公司都借助它实现了翻倍增长,一飞冲天。2017年底,PPP“急刹车”,又有多少公司因为它坠入深渊,万劫不复。
在这一过程中,到底是什么使得市场环境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如果说PPP不好,为什么前面要高速发展?如果说PPP好,为什么后面又要把它一刀杀死?
从2014年到2017年,大岳咨询董事长金永祥每年都要出差240天以上,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去给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讲授PPP。作为衔接PPP各方主体的枢纽,他和他所代表的咨询公司们对PPP有着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在金永祥看来,
PPP之所以会“忽冷忽热”,根本原因是有关各方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从中央到地方,从金融机构到社会资本,在理解PPP的作用和意义方面都没有达成一致,由此造成了PPP要么一飞冲天,要么自由落体。
因此,金永祥最近专门写了一本书——《论中国式PPP》,把他对PPP的观察、思考、研究提炼总结了出来,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PPP、使用PPP,并为PPP顶层设计提供更多的决策参考依据。
近日,《环保圈》独家专访了金永祥,请他详细解读了对“中国式PPP”的思考。
01 PPP在中国发展的5个阶段
《环保圈》:
在中国,PPP发展了多长时间?经历了哪些阶段?
金永祥:
PPP引入中国是比较早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上一有PPP的时候中国就有了。从那时起,
PPP在中国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探索阶段(80年代中期~1993年)、试点阶段(1994年~2002年)、推广阶段(2003年~2007年)、反复阶段(2008年~2013年)和普及阶段(2014年至今)。
第一阶段政府没有主导,
是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
第二阶段是原国家计委主导的,
原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出国访问时,有外国专家向他介绍了PPP(当时叫BOT),回国后,他领导在全国搞了一些试点,如成都第六自来水厂、广西来宾B电厂等,数量不多,都是尝试性地利用外资来建设交通、能源基础设施,时间大概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2年。
量虽然不大,但这些试点积累了经验和知识,为日后PPP大范围推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广西来宾B电厂,当时花的顾问费差不多就有5000万元人民币,那还是1994年,我本人也是从那时起开始研究PPP的。
第三阶段是原建设部主导的。
2002年,原建设部出台《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开始在市政公用事业领域推行PPP。这个政策是汪光焘担任建设部副部长时推的,他以前是北京市副市长,做过北京市第十水厂PPP项目。该项目最早政府自己做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测算的水价是6.9元/吨。领导否定后,重新测算的价格降为3.9元/吨。最后通过竞标,社会资本给出的价格则是1.15元/吨。从6.9元/吨到1.15元/吨,价格只有原来的1/6,这件事情对汪市长触动很大。他调任建设部副部长后,就开始在全国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
这一阶段,外企、民企、地方性国企等开始同台竞争,像威立雅、苏伊士、柏林水务、桑德、碧水源、首创、北控、创业环保等都是这一阶段成长起来的。
第四阶段是反复阶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家推出了“4万亿”的政策,地方政府突然有钱了。有钱以后,他们做PPP的意愿就不那么强烈了,很多项目被叫停,PPP受到了很大冲击。
但实际上,冲击不到两年,国家就发现了“4万亿”的问题,于是出台文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但民企参加基础设施建设的趋势就中断了。而央企则趁势杀入,因为“4万亿”的很多钱也流入了央企,使他们有资源拿了好多项目。
央企大规模参与基建,带来了很多债务问题,积累了比较多的矛盾。于是到了2013年,财政部就开始推行PPP,这就进入了PPP发展的第五阶段。国家发改委一直负责PPP项目投资审批工作,后来也参与了PPP推进工作,推行范围不仅仅包括90年代的能源交通、2000年时的市政公用,而是在各个领域全面推进,成为了PPP的普及阶段。从2014年到2017年,PPP项目基本每年都以100%以上的速度递增。
最后,从2017年底开始,财政部发布财办金〔2017〕92号文,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国资发财管〔2017〕192号文,人民银行等推出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等,标志着PPP高速发展阶段的结束。根据我们的数据,
从2018年到2019年,新增PPP项目的数量基本是逐个季度地下降,2019年四季度的项目数大约只有2017年四季度的1/4了。
《环保圈》:
虽然经历了这么多阶段,但很多项目以前并不叫PPP,而是叫BOT、TOT等?
金永祥:
BOT、TOT等其实都是PPP的一种。中国第一个叫PPP的项目是北京地铁4号线,也是大岳咨询做的。当时4号线已经在建,虽然没有进行设备安装,但工程、隧道等都已经开始建了。做的过程中我们把社会资本引入进来,给项目起名的时候就发现不好起,叫BOT、TOT等都不合适,最后只好用了PPP这个名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这样叫就没错了。
所以,早期的PPP项目都有“小名”,像BOT、TOT之类的,第一个没有“小名”的项目就是北京地铁4号线。现在国内研究PPP的基本都认为这是国内第一个PPP项目,实际上我们自己心里清楚,该项目的内涵和今天的PPP还是不一样的。
02 PPP“忽冷忽热”是因为有关各方认识不统一
《环保圈》:
2017年底PPP遭遇“急刹车”,您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金永祥:
PPP“忽冷忽热”,主要原因是有关各方对它的认识不够统一,这也是我为什么要下决心写《论中国式PPP》的原因。
2014年至2017年间,PPP大发展。以大岳咨询为例,2013年我们一年才做50多个PPP项目,2017年一年就做了685个,期间PPP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大家热情都很高涨。
2014年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时,我与几位央企领导聊天,他们对PPP的信心还都不太足。但到了2015年下半年,大家对PPP就已经高度认可了,地方政府、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研究学者等都非常认可,讨论也很热烈,大家都觉得PPP是国家政策和一次市场机遇,要抓住这一波机会。
但是,2017年底PPP“踩刹车”后,PPP好像突然就变成一个罪人了,被误认为是“加杠杆”的措施,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结果导致很多做PPP的民企受到重伤。实际上民企受伤不是PPP本身造成的,而是PPP政策及其执行力度“忽冷忽热”造成的。因为民企本来是按照之前的市场环境,按照当时有关各方对PPP的支持力度来拿项目的,可能他们对形势的判断是有点粗鲁,超出了他们的能力,但如果国家政策力度不变,民企其实也不会那么艰难。但国家政策突然变了,而且执行力度又很急,结果造成了民企大面积受伤。
在这一过程中,到底是什么使得我们的市场环境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如果说PPP不好,为什么前面要高速发展?如果说PPP好,为什么后面又要把它一刀杀死?这里面就反映出中央、地方、金融机构等有关各方对PPP的认识还不够统一,对于PPP的观察、思考、研究和总结还远远不够到位,所以造成了PPP要么就一飞冲天,要么就自由落体。因此,我觉得认识PPP很重要,需要整个行业去反思,这就是我之所以写《论中国式PPP》的原因。
《环保圈》:
您刚才说PPP被误认为是“加杠杆”的措施,为什么这么讲?
金永祥:财政部有PPP项目库,最高的时候曾经超过20万亿。金融降杠杆的时候,这20万亿就被拿来说事,说它是隐性债务。但实际情况是,这20万亿是准备要做的项目,并不是真正做的项目。根据我们的统计,从2014年到2017年,在PPP那么高涨的情况下,每年真正投入项目的资金也只有几千亿元,这一数字相对每年20多万亿的基建规模来讲其实并不算大。
其次,这几千亿PPP都不是隐性的,基本上全是公开市场的行为,从来没有任何一项政策能够如此公开,媒体天天报道,整个决策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
第三,因为有社会资本的参与,这些项目也都是比较靠谱的,因为不靠谱的项目社会资本根本不会参与。这就使得PPP在科学决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原来那些不靠谱的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大大减少。
因此,PPP首先数量并不大,其次也不是隐性的,第三大多还都是民生工程,即使不做PPP,这些项目也都是财政要投的。跟英国、日本的PPP相比,可能我们还不够好。但跟我们自己的其他经济政策或融资模式相比,PPP已经是最靠谱的了。
实际上,2018年以后大家也开始反思,现在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PPP不能算隐性债务。但是,被认为是隐性债务确实是PPP当年遭受灭顶之灾的根本原因,至今对金融机构的风控仍然影响很大,造成很多项目无法完成融资。
03 PPP是负面作用最小的一种经济政策
《环保圈》:
经过反思,您对“中国式PPP”的结论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正确认识PPP?
金永祥:
首先,“中国式PPP”与国外的PPP有着本质区别,我们的第二个“P”很多都不是国外的Private(私人机构),而是国有企业。他们在与政府合作时,双方的关系、风险等都与传统的PPP不一样,所以中国的情况更适合用PEP(Public-Enterprise-Partnership)来概括。
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国情,PEP也是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我们不可能把国企从PPP中排除出去,即使把国企排除出去,民企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承接那么多项目。国外的PPP一年也做不了多少,而我们的PEP一做就是国外的几十倍,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承认不行。
任何一种模式,离开了国情都是空谈,国外的情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前两年英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局曾经来我这访问,他们说给国务院写PPP报告。后来我们去回访,才发现他们这个部门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我们也不能僵化地学习人家的东西,而是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做出调整,结合我们的国情和实际需要,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非得打造一个跟国外一模一样的环境,没有这样的环境难倒就不做事了么?
上世纪90年代,我们刚刚开始学习PPP的时候,其实也都是照搬国外经验。在国外,PPP合同都是律师来写的,语言比我们严密得多,我们要费好大劲才能把它读懂。但是咱们的政府都讨厌这样,所以后来我们就把PPP合同改了,大家用的基本都是通俗语言,律师主要工作就是审查一下是否违法,PPP合同已经“国产化”了。
《环保圈》:
您说过,PPP在中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投融资工具了,而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这如何理解?
金永祥:
不同于国外,中国式PPP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投融资工具了,而是上升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一项经济政策。评价中国式PPP不能就PPP论PPP,而应与其他各项经济政策相比较,如土地财政、平台融资、政府购买服务、专项债等。决策者要选的不是一个毫无瑕疵的最优政策,而是负面作用最小的经济政策。而PPP相较于以往的政府投融资政策而言,在透明度、竞争性、效率性和决策科学性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进步,目前看来还没有更好的政策替代它。
我们的PPP现在量非常大,应用非常广,实际上已经是一项经济政策了,是一种政策工具。未来它还将变成一种治理理念,因为做这套东西以后,对政府官员的思路影响是很大的,会颠覆好多以前的工作方法,所以PPP的影响可能会越来越广。
举个例子,合肥有个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是柏林水务做的PPP项目,当时负责操作这个项目的是合肥建委的一位副主任。后来2008年他带队去汶川参与灾后援建,采用的就是王小郢的管理和运作规则。他打电话跟我说,用了这套规则来管理援建项目后,一切就都理顺了,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天天开会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上面提到的汪光焘部长推行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例子,其实也是PPP模式对政府治理理念的影响。我们做北京第十水厂时主管项目的一位官员,后来又去哈尔滨、甘肃等地任要职,都邀请大岳去支持他们的工作,其实不是大岳和他有什么私人的关系,而是因为采用PPP模式做出来的项目规规矩矩、有板有眼,不会捅娄子。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北京原来有两个大学城,一个在房山,一个在昌平,主管房山项目的人负责过PPP,也请了大岳做顾问。汇报的时候,时任北京市市长就要求,昌平大学城要向房山学习,看看人家是怎么弄的。北京去年任命了4位区委书记,其中有2位都曾经参与过地铁4号线的PPP项目,另外一位则和我们一起做过大兴经济适用房的PPP项目。
甚至还有一些参与过PPP的官员,做完PPP项目后还会把大岳的PPP人才挖走,去帮他们主管项目建设,理顺流程。大岳的一位1983年出生的小伙子就是这样被挖走的,现在在北京市某国企担任二级公司的总经理,已经担任正处级高管多年了。他的上司原来是大岳的总监,担任副厅级高管大约五六年了,操盘了多个投资国外的PPP项目,据说收益非常好。
04 未来PPP会在政策竞争中显示出优势
《环保圈》:
疫情期间,国家又发布了几份PPP文件,如《关于加快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入库和储备管理工作的通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绩效管理操作指引》等,是不是体现了政策层的变化?
金永祥:
这些文件都是财政部金融司或PPP中心发的,他们真正知道PPP的价值所在,所以不停地往前推进。但是阻力还是相当大的,总有人找PPP的毛病。这样大规模的一场改革,涉及面如此宽广,怎么可能没有一点问题呢?
所以,只能从宏观层面上看,看PPP政策跟其他经济政策比怎么样?跟专项债比怎么样?只有在政策比较的过程中,PPP的优势才会显现出来。我国的PPP从规范程度上肯定跟英国比不了,但是如果我们拿PPP跟其他经济政策比,它还是很有优势的。
《环保圈》:
政策层面现在对PPP的态度怎么样?
金永祥:
应该说PPP现在仍是合规的,但不像前些年那样是政府大力支持发展的了。例如,前些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会提到PPP,但是今年就没有了,提和不提还是不一样的,因为大家会去解读它。
整体来看,现在PPP还是处于低潮期,目前还没有看到回暖的迹象。以大岳为例,我们现在虽然一年还能有五百多个项目,但是增量少了,很大一部分精力是放在后期的“保驾护航”工作上,有好多存量项目的事情要做。做好这项工作,也可以为PPP正名,有助于增进各方对PPP的认识。
《环保圈》:
您认为未来PPP会回暖吗?
金永祥:我觉得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回暖。
第一,专项债的问题也会暴露出来,未来也将面临一次大的调整,到时候PPP可能就会受到政府的重视;
第二,政府的资产负债表现在非常大,地方一方面有大量的负债,另一方面又有很多资产,如污水管网等,要想解决债务问题,就得考虑资产的处置,这也意味着PPP的机会;
第三,如果政府要救民企,那还是要把他们的PPP项目盘活。
对于政府来讲,其实就是一个政策选择的问题,归根结底政府还是会选择那些效率高的、生命力强的政策。所以PPP在政策选择的过程中,其自身的优势就会表现出来,这些优势会使得它重新焕发生机。
PPP还是有几方面好处的:一是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二是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三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举个例子,原来每一个县都有一个污水处理厂,都是自给自足的,管理水平很低,浪费很大。通过PPP把这些项目归为一家管理,可以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效率就会提升很多。
另外,我们国家还有强大的国有资本,能够迅速把PPP做大做快,这些都是PPP的生命力所在。总之,PPP会在政策竞争中展示其顽强的生命力。
《环保圈》:
目前地方政府对PPP的意愿如何?
金永祥:地方政府官员很多都担心现行有的政府推动的融资方式漏洞很多,未来会被追责,近日广西出台了发展PPP的“桂十条”,听说还有几个省也在加紧研究制定类似的政策,很多市县政府都在进行PPP项目的筹划和前期准备,可见地方政府对利用PPP来拉动投资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
《环保圈》:
过去两年民企对PPP的信心受到很大打击,如何让他们恢复信心?
金永祥:民企丧失信心是因为做PPP没有甜头了,让他们欠了一屁股债,甚至没活路了。要想让他们恢复信心,就必须让民企看到甜头、看到希望,如果做PPP能够让民企赚到钱,那他们自然就会回来的。政策的调整很重要,或者说供给侧改革很关键。
原标题:独家专访 | 大岳咨询金永祥:PPP是负面作用最小的一种经济政策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
(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中国银行股价上扬2.16%:银行业复苏信号?还是短期颠簸?(中行)中国银行股票价格走势,
曼恩斯特:阿布扎比投资局、韩国银行等多家机构于9月5日调研我司如果雄阔海和罗成公平单挑,谁能赢?他们两人的差距到底在哪里?(银行)阿布扎比收购曼城,
蚂蚁保发布智能保险服务开放平台“蚁桥”:打造“AI+人工”服务新范式溥仪晚年与妻子游玩故宫,无意间碰到一个老头,脸色立刻大变(保险)蚂蚁保险百度百科,
海量财经丨明确贷款余额上限、严禁出租出借牌照 小额贷款公司将迎监管新规马未都:千载风华映臂钏,汉唐雅韵探幽途(财经新闻)剩余贷款金额计算器,
新闻1+1丨开门迎客来!如何让“中国行”圈粉更多外国游客?难怪宋江死不敷惜,他对阎婆惜和李逵的所作所为,人到中年才读懂(中国新闻)开门迎客下一句,
开盘:三大股指微幅低开 民爆、基建及贵金属板块普跌2024年流行“裙子+裤子”!赵露思、娜扎宋雨琦等明星穿出时尚感(基建)a股三大股指低开,
安徽16城上半年GDP出炉!合肥第一,“一城独大”如何突围?(GDP)安徽省各市上半年gdp排名,
打造大户型家居指南:如何充实享受舒适生活对“老女人”情有独钟的谢霆锋,张柏芝是意外,低颜值姐姐是真爱(生活)大户型室内装修效果图大全,
研究生分为“3个档次”,第三类上岸简单但含金量最低,你看好哪个?(研究生)考研一般多少分就稳了,
考上披着“二本外衣”的三本,缴了一万多学费,考生吃不亏损?曾经演戏嫌水脏,换149桶矿泉水的女星,现在总算心满意足火了(二本)二本学费贵还是三本学费贵,
栏目热门
中行四川分行: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 奋力助推新时代治蜀兴川将花朵元素组合成包包,花朵肩包编织教程,仿佛闻着花香春天来了(中行)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新任行长是谁,
保姆级建行攒分攻略,看完再也不愁大山白年费(建行)建行的积分是怎么来的,
曼恩斯特接待6家机构调研,包罗阿布扎比投资局、韩国银行、日兴资产管理公司等为何公鸡打鸣正常,母鸡打鸣就要被宰?老人的话还是有科学依据的(银行)曼恩斯特报酬,
基金早班车丨基金医药持仓继续下滑,基民借道ETF放肆抄底女子堵气准备回娘家,开门发现母亲:跟你爸吵架想来你家借住两天(基金)基金赚钱、基民亏钱,
别慌,除了打和骂,还有好多真正值得一用的教育方法(教育)除了打孩子还有什么处罚步调,
面对涨价吐槽,“有为政府”当有作为(政府)如何看待涨价问题,
全港昨天都在议论的事,特区政府深夜发了声明!(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我国外汇储备:7 月末升 1.06% 央行停增金储全红婵父亲的言论再次成为全国热搜,广东网友:这才是最好的家风(人民银行)我国外汇储备走势,
31省份上半年GDP出炉:16地增速跑赢全国,内蒙古最快(GDP)31省区市上半年gdp出炉,
区长访谈|浦东:高质量发展就是为了让老黎民过好日子外籍博士称:郑和下西洋是骗局!留学生提一个问题,让他无言以对(黎民)浦东新区讲话,
站内搜索:
福建新闻
财经新闻
天下要闻
闽商商圈
闽商人物
招商加盟
闽商论坛
营销推广
品牌推荐
生态环保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手机浏览
|
返回顶部
闽商界
http://www.minshangjie.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8009233号-12
广告/报障电话:17859716698(8:00-22:00)/ Email:
215858170@qq.com
Copyright © 2018-2019 www.minshangji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