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从配角到主咖,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的爆发期来了吗?

时间:2020-08-06 09:09:43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近年来,我国固废处理行业发展十分迅猛,固废市场呈现出广阔的上升空间,成为各路资本与大咖关注的焦点领域,这其中,垃圾焚烧发电凭借稳定、长期、高回报的特征,成为固废行业较早兴起的细分领域。经过众多企业在市场上的耕耘,垃圾焚烧领域如今已巨头林立,市场空间渐渐逼仄,新释放项目增速放缓,而之前因为市场小、散、不成气候而成为配角的餐厨垃圾市场渐有崛起之势。   处理难度大,市场起步晚
   我国餐厨垃圾行业市场起步晚,与行业自身的特点密不可分。
   餐厨垃圾可以说是生活垃圾中没有价值的部分,因此它作为配角的角色并非偶然。餐厨垃圾成分复杂,处理所需的技术难度非常大,可利用价值也相对低,发酵后会产生许多有害有毒元素,对土壤和水源污染大,也无法填埋处理。而且,餐厨垃圾产生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非常分散,集中处理会带来高昂的运输成本、管理成本,因此开发成熟的技术和市场难度较大
   多年来,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缓慢发展,但并未有过真正的突破,直到2019年,我国各大城市陆续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以餐厨、厨余为主的湿垃圾处理成为新的市场风口,有机垃圾处理渐渐从配角走到了C位,市场开始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垃圾分类掀开风口 餐厨(厨余)市场进入上升渠道
   正如中国固废网对有机垃圾处理市场回顾梳理中所提到的,如果说固废行业是一个大循环圈,那么垃圾分类和互联网就是这个大循环的入口。
   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推进,各地厨余垃圾分出量明显增加,市场处置需求被唤醒。根据国家相应规划,在2020年底,我国将会有29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成功筹备及部署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厨余垃圾处理市场或将在政策下迎来大爆发。
   以较早实施垃圾分类的上海来说,截至2020年6月中旬,湿垃圾分出量达9632.13吨/日。与之对应,上海湿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建设也在快速跟进,“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5座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项目,已全部开工。目前,上海市湿垃圾处置能力约5050吨/日,后期还将新增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1450吨/日。
   自今年5月1日,北京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也已近百天,根据北京日报报道,7月份北京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较垃圾分类实施前增长4倍多,特别是7月下旬日均分出量已突破2000吨。
   各地大量稳定增加的厨余垃圾使得将其进行集中综合处理,增大处理规模,降低单位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成为可能。培育多年的市场,在2020年开始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根据E20研究院数据中心统计,2020年上半年餐厨/厨余处理处置项目共计成交39个,占据上半年固废市场成交项目的35%之多,成为仅次于垃圾焚烧项目的第二大固废板块,这一数据也是市场渐火的一个显著信号。E20研究院分析认为,随着各个城市不断提出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势必会产生一系列的餐厨/厨余末端设施需求,餐厨/厨余市场释放速度加快。
   政策一来如同“赶鸭子上架” 行业凸显产能缺口短板
   一边是旺盛的市场需求,另一边却是全国各地厨余垃圾产能供需缺口较大的现实。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都是空白的,近一两年来突然面临垃圾分类的政策压力,各地开始紧急建造餐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颇有“赶鸭子上架”的意味。
   国家《“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力争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能力40000吨/日,城市基本建立餐厨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地方层面,全国已有300多个地方出台了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对适用范围、责任主体、收运和处置要求、违规行为处罚等内容作了相关规定,不少省市还将处理餐厨垃圾列入年终考核。
   但市场需求真正转化还有好多关卡需要“闯”。厨余垃圾终端处理设施不足,总体建设滞后是国内普遍现象。
   E20研究院数据库显示,截至2019年5月,我国大规模厨余垃圾处理厂仅10余个,总处理能力约合6000吨/日,且大多并未落地运营。伴随着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众多城市已经或正在规划建设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厨余垃圾处理产能有望逐步扩大。
   行业不乏先行者 根植市场孕育成长
   与巨大的产能缺口相对应,市场的产业化准备明显不足。
   目前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运营模式不成熟,没有形成一个长久的运营机制,财政负担重,企业处置规模较小,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尚且没有巨头出现。但餐厨行业缓慢发展的十年间,全国各地也涌现出一批行业先行者,他们沉浸市场多年,准确洞悉行业痛点,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工艺改进,探索有益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并且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出路。这其中的代表就有洁绿环境、首创环境、维尔利等。
   作为国内的渗滤液处理企业,早年间,洁绿环境便在渗滤液项目中敏锐发现了湿垃圾的治理需求,2011年起,洁绿环境开始厨余垃圾处理的技术积累。2013年,广州市开始倡导垃圾分类,此时,洁绿的技术积累已基本完成,并有着30吨/日的中试项目。2014年洁绿联合侨银环保等企业以联合体的形式中标李坑厨余垃圾项目,随后便着手技术升级,结合排放标准及实际进料情况改进工艺及设备,增加技术包容度。2015年,洁绿环境与北京环境联合体又成功中标北京市第一个针对小区分类收集的厨余垃圾特许经营项目。2019年又中标安徽省滁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同年广州市李坑综合处理厂正式投产,这个全国最大的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日处理规模达1000吨。市场沉寂的十年中,洁绿环境默默进行技术积累,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突破,根植于市场一起孕育生发,如今也终于等到了长大的好时机。
   宁波市厨余垃圾处理厂是国内首个PPP模式厨余垃圾处理项目。首创环境于2015年中得该项目。中标并非偶然,首创环境曾于早年间将厨余垃圾处理的技术从欧洲引进过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国产化改进,并做了大量的技术积累。当时,国内餐余垃圾PPP项目,几乎没什么经验可以照搬,首创环境在项目上打出自己的特色,突出协同处理,稳定达标运营,后端沼气提纯进入天然气管网系统。经过半年多的摸索调试和技术攻关,首创掌握了厨余垃圾变成沼气的工艺技术,在我国,将厨余垃圾转化为天然气,目前还是首例。同时,项目的运营模式对全国餐厨垃圾类的PPP项目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首创环境大胆创新,开拓出领域内的多个首例,为技术进步奠定基础,也为市场化运营找到一条可行之路。
   与上文洁绿环境类似,国内渗滤液行业龙头维尔利也走过了一条从垃圾渗滤液拓展至有机垃圾处理之路。维尔利在餐厨垃圾领域很早就开始布局,主营业务现已覆盖餐厨厨余垃圾处理、渗滤液处理、沼气处理、工业节能及油气回收等多元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领域,如今,国内100家餐厨垃圾试点城市中的十多个项目都使用了维尔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产业化”技术。上海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后,湿垃圾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集中上马,维尔利凭借成熟的技术优势先后承接了上海松江、金山、嘉定三个湿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松江区湿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以其技术先进、环保达标、安全卫生、运行可靠、经济适用的特点,为上海的湿垃圾处理提供坚实的保障。
   原标题:从配角到主咖,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的爆发期来了吗?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台湾青年亲历大陆“民主协商实践”分享记
福州首票国际班列多式联运货物在马尾入境
今年1至7月厦门市外贸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9%
两岸青年“以舞会友”促街舞融合发展
(台海观澜)“海青节”折射两岸青年交流两组热词
福州再推5000个实习就业岗位助台青“登陆”发展
福州市仓山区闽剧协会揭牌 致力推进闽剧振兴
“通量―大气―遥感观测平台”:全球首个双塔通量观测平台在福建上杭揭牌运行
福建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于八月中旬在榕召开
“2023中国―东盟周”在福州开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