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地下水监测网络初长成 分层、分区、分类精细定量被提上日程

时间:2020-09-21 09:08:56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近年来,随着污水处理的有序开展,我国湖泊污染状况有所改善,取得初步成效,但我国目前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差。前瞻产业研究院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10168个国家级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Ⅰ~Ⅲ类水质监测点占比仅为14.4%。   资料显示,我们常见的水质类型有地表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地下水、海水、生活饮用水、雨水等等,其中地下水是很多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目前我国有400多个城市靠地下水供水。
   因此保护地下水刻不容缓,而开展有效的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则成了首要任务
   日前,生态环境部与自然资源部相关单位在北京举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就地下水、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方面达成合作共享协议,共同做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作。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临近2020年年初,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收官,此次工程首次构建国家级地下水三维自动化监测网,实现国家级和省、市等多级地下水监测网的联动管理和数据信息共享服务,可分析无机、有机化学指标100余项,满足国家地下水监测网水质测试和质量控制需求。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由自然资源部和水利部共同建设,启动于2015年6月,总投资达22亿元,共建设完成20469个监测站点,工程编制了13项地下水监测标准体系,为后续水资源和生态环保监测网的建设提供依据。
   在政策体系的完善上,我国也十分注重地下水的保护。
   在2011年,我国出台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2015年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2017年、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修订《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进一步完善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有关规定;
   2019年,生态环境部联合自然资源部等5部门出台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其中要求到2020年,初步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全国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并表示在2020年年底前,制定《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21-2025年)》。
   2020年6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其中包括【地下水管理条例(水利部起草)】。
   近年来的发展,使我国也形成了一定的地下水监测网络。有业内人士指出,地下水监测中共有三套监测网络,分别由地勘部门、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建立。当前地下水监测过程中存在重复建设、数据共享较差等问题,这也是接下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也有专家表示,分层、分区、分类的精细定量刻画是地下水环境领域工作的需要和必然趋势。
   由此可见,在地下水的监测中,我国在今后的探索中或许会发生新变化。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nbsp;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