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资金、模式两手抓 土壤修复进度加载大提速

时间:2020-10-13 14:45:52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2019年是《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的第一年,到2020年,土壤污染治理面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两大目标验收大关。   虽然时间紧迫,但我国2019年在土壤修复领域成绩显著。资料显示,2019年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制度和工矿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监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此外,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基本摸清;初步建成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各地均已建立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大部分省份已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启动了浙江台州等7个先行区建设和200余个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与风险管控试点示范项目......
   在验收土壤污染治理成果的同时,我国也更清晰的认识到了土壤修复中应该重点突破的问题。从上文中发现,土壤修复包括耕地土壤修复、矿山土壤修复和建设用地土壤修复三大类。在接下来的土壤修复中,有哪些难点待解决呢?
   在农田修复方面,缺乏重金属污染农用地修复效果评价标准。专业人士指出,重金属污染能引起土壤组成与结构变化,浓度过高时,会产生抑制植物生长等影响。
   目前全国矿山开采占用损毁土地约5400多万亩,但矿山修复行业资金来源单一,大多依靠政府投入和专项资金补贴,资金总量小。此外,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统筹管理。
   在建设用地领域,固体废物处置不当是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重有色金属矿区周边耕地土壤重金属问题突出,尤其是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导致的土壤污染。
   另一方面,我国也开始不断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为接下来的土壤污染治理提供新机遇。
   进入2020年以来,与土壤调查评估、土壤检测监测相关的项目明显多了起来就是一个信号。有业内人士认为,2020年随着各地土壤详查的完成,工作重点将转入治理,修复项目有望加速释放。
   对于土壤修复资金,未来将会有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其中,更多的企业主体将会按照“谁修复、谁受益”原则从事土壤修复工作。
   此外,2020年2月,财政部印发《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办法》,该办法指出,鼓励土壤污染防治任务重、具备条件的省设立基金。《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将在十四五期间投入运营,按照当前市场规模,初期的基金盘子大约在500亿元,中期可达1000亿元。
   对于治理的模式,专家指出,耕地污染和矿山污染修复的项目收益比较低,绝大部分项目需要政府付费,尝试结合商业模式成一大突破口。比如,矿山修复可与土地开发、土地整理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将废弃矿山开发改造成工业用地、耕地、旅游景观和旅游用地、仓储用地、养殖用地、军事用地等。
   有机构预测,土壤修复空间巨大,其中耕地修复潜在市场5.9万亿,场地修复、矿山修复加起来约1万亿,在上述支持下,土壤修复将迈入新的阶段。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nbsp;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