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东风已至!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在“蓝海中”扬帆起航!

时间:2020-11-06 11:05:47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建设与改造的提速,建筑垃圾污染和垃圾围城问题日益凸显。根据住建部公布的新规划,2020年中国将新建住宅300亿平方米,届时,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将达到峰值,预计会突破30亿吨。   面对巨大的产生量,我国建筑垃圾处理能力却并不容乐观,当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不足10%,相较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90%~95%,存在很大的不足,造成大量的建筑垃圾没有进入正常的处理渠道,从而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不仅解决了建筑垃圾堆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生产再生产品,并回归城市建设,减少城市建设对于采砂、采石的需求,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建筑垃圾资源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行业政策已趋完善
   “十三五”对于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五年,从2016年起,涉及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国家政策频繁推出,为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6年2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的时间表。
   2017年5月,《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到2020年,我国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率要达到13%。
   2017年10月,《关于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到 2020 年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建设 50 个左右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2018年3月,《关于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全国 35 个城市列为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
   2020年4月,新《固废法》,将 “建筑垃圾”从固废法中的“生活垃圾”单独分出来,作为单一大类进行管理,有利于“建筑垃圾”在各个领域独立管理。
   2020年5月,《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年底,各地区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2020年9月,《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修订征求意见稿)》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两个《意见稿》的发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的发展。其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修订征求意见稿)》,要求进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不应低于95%,无法资源化利用的固体废物应按要求无害化处理;对于建筑垃圾再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产品生产中产生的废料和粉尘等次生固体废弃物,鼓励企业全部回收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对申请公告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明确了要求,并提出,组织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
   在政策的推动下,多个地方积极响应,纷纷针对建筑垃圾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其中山西提出,原则上不得再新设建筑垃圾填埋场,到2020年,各设区市至少建成1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以上;安徽甚至提出到2020年,省辖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计划达到70%以上。此外,河北、贵州、青海、湖南、云南、河南郑州、山东烟台、陕西西安等多个省市也明确提出了2020年资源化利用率的具体目标。
   资源化指标倒逼市场快速释放
   E20研究院固废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少甫认为,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属于定制化产品,相较于焚烧发电、厌氧产沼等通过电网或天然气管网直接消纳的网络刚性产品,以及基础油、再生金属等大宗商品而言,后端的市场需求方面具有更大的风险。
   建筑垃圾市场受制于资源化产品的消纳问题,使得市场空间的释放相对缓慢。但在建筑垃圾产量越来越大,资源化利用能力愈发不足,资源化指标日趋变严的情况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市场的释放速度已明显不足。
   从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的35个城市(区)统计来看,2019年试点区域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为13.7亿吨,推算2019年全国建筑垃圾总量不低于35亿吨/年。试点城市通过“临时+永久”及“现场+固定”等布局和模式来设置资源化设施,已建设资源化项目总数为445个,总处理能力3.12亿吨/年,资源化利用率已达22%。
   假设今年建筑垃圾与去年持平依然为35亿吨,试点城市13.7亿吨,试点之外,尚有22.3亿吨建筑垃圾。按照《循环发展引领行动》资源化率13%来测算,试点区域之外有近2.9亿吨建筑垃圾需要进行资源化处置,减去现有资源化处置能力(不足)1亿吨,试点之外有近2吨建筑垃圾需要进行资源化处置,仅增加处置能力100万吨以上的生产线,就需要近200条,缺口极大!
   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价值巨大,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作为工程建设材料可用于不同领域,如再生混凝土、砂浆、砌块、砖、板材等应用于建筑工程;再生透水混凝土、透水砖、无机混合料、级配碎石、回填材料等应用于市政交通工程;再生骨料作为渗蓄材料用于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再生混凝土制品用于地下管廊等。应用工程达数千万平方米,时间长达15年,工程质量可靠。
   随着再生产品的生产与应用实践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产品应用技术趋于成熟,目前已发布国家、行业标准共16项,另有10余项行业、团体标准在编,为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如《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 25176、《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 240、《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JG/T 505、《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JC/T 2281等。除国家或行业标准外,建筑垃圾资源化推进较好的地区也积极制定地方标准。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预处理为主的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和以生产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为主的固定式工厂建筑垃圾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其资源化产品最终的消纳,是决定资源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3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五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20〕473号)(下称《指导意见》)。此次《意见》再次提到“鼓励利用固废资源制造再生砂石,鼓励利用建筑拆除垃圾等固废资源生产砂石替代材料,清理不合理的区域限制措施,增加再生砂石供给。这里主要指的便是建筑垃圾的资源化。
   除此之外,北京要求,市政、交通、园林、水务等市级建设工程,在指定工程部位选择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替代使用比例不得低于10%。同时,我国多个省市也从政策层面对资源化产品的消纳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可以预见,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东风已至,在各省市资源化指标的压力下,建筑垃圾处理市场将迎来爆发期!业内推测,2020年,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市场规模可以轻松突破1000亿大关;到2030年,我国建筑垃圾能够带来的产值将超过3300亿元
   原标题:东风已至!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在“蓝海中”扬帆起航!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台湾青年亲历大陆“民主协商实践”分享记
福州首票国际班列多式联运货物在马尾入境
今年1至7月厦门市外贸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9%
两岸青年“以舞会友”促街舞融合发展
(台海观澜)“海青节”折射两岸青年交流两组热词
福州再推5000个实习就业岗位助台青“登陆”发展
福州市仓山区闽剧协会揭牌 致力推进闽剧振兴
“通量―大气―遥感观测平台”:全球首个双塔通量观测平台在福建上杭揭牌运行
福建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于八月中旬在榕召开
“2023中国―东盟周”在福州开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