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新CO2探测卫星即将升空 “天眼”扫视精度更高

时间:2021-03-03 08:52:36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好消息,好消息!“全球首颗搭载主动激光雷达二氧化碳探测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将于2021年7月出厂待发射。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所长、国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工程应用系统副总师在透露这个消息的同时也表示,这将让我国实现对大气二氧化碳的全天时、高精度监测。
   历时6年终结果,这无疑又在我国卫星遥感监测矩阵中又添一员猛将。
   犹记得上次介绍环境监测卫星还是海洋二号C卫星,与海洋二号B星的“双星汇聚”印发了广泛关注。这也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海洋观测能力,数据也被用于包括海洋气候与环境监测在内的多个研究领域。
   而此前,高分五号卫星的升空也是令人激动万分。其意味着我国在光谱成像等技术层面实现飞跃,实现高光谱分辨率对地观测,进一步完善了环境监测网络。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曾提出,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显然,目前遥感监测也成为环境监测网络中的重要方式。
   自然资源部在《自然资源部卫星遥感应用报告(2019年)》中明确指出,2019年利用多源光学、热红外遥感影像数据,对885家钢铁企业及568 家地条钢企业的用地情况及产能情况进行了监测与分析,全面掌握了我国钢铁厂数量及产能变化情况。
   10多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地遥感监管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浅到深的发展。截至2020年5月,卫星中心自然生态遥感部共上报自然保护地监测相关研究报告200余份,累计发现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疑似问题线索94万多条。
   就地方来看:
   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大范围应用遥感技术动态监管全市裸地、辅助扬尘治理的城市,目前已经在尝试每月扫一遍;
   甘肃,利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技术,启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污染现状调查,摸排底数;
   河北,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开展动态监测和分析,确认核实了数千处垃圾乱堆乱放点;
   广东,搭上高分一号、二号卫星,启动危险废物违法倾倒监管,并运用AI技术对数据、光谱、图像图层变化进行比对分析,锁定风险地域......
   由小见大,全国在适应新科技环境监管模式这件事上保持了高度一致。
   未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卫星遥感监测与环保的关系将愈加密切。目前,相关的环保标准也渐次落地,如: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平台技术要求》、《卫星遥感影像植被指数产品规范》、《卫星防污染技术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卫星地球上行站(HJ 1135-2020)》、《卫星遥感秸秆焚烧监测技术规范(HJ 1008-2018)》、《水华遥感与地面监测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 1098-2020)》等。
   高精度监测,卫星的环境影响价值不可小觑。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nbsp;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