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前夕 东风乍起,聚焦3大高地

时间:2021-06-17 16:18:11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上线进入“倒计时”,闻风而动的声音愈发喧嚣。
   【进展一览】
   2020年12月31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2021年5月7日至13日,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和交易系统的联调测试完成。
   2021年5月19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
   5月22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透露,全国碳市场的交易系统基本建设完成。
   5月26日,生态环境部表示,已组织有关单位完成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正在推进企业尽快熟悉碳交易流程,近期也赴湖北和上海进行了调研。
   6月7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消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技术验收会(6月1日召开)一致同意交易系统通过验收。
   试点多年,我国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情况良好,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交易试点已经累计成交百亿元,覆盖20多个行业的近3000家重点排放企业,以及4亿多吨碳排放量。
   而不少地方,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上线前夕,又抓了一波推进机会。
   如深圳,司法局刚刚发布了《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2014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拟设立碳排放交易基金,拟引入年度配额管理实施方案,拟引入碳普惠体系......
   按照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给出的数据,深圳作为全国试点碳市场,以2.5%的配额规模,实现了16%的交易量和17%的交易额,业绩着实亮眼。
   再如绍兴,刚刚出台了《绍兴市碳排放权抵押贷款业务操作指引(试行)》,力争于年底前完成首笔业务投放。相关业务将实施试点银行备案制,确定5家银行开展试点工作,设计并完善抵押评估流程。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碳排放权交易的3大高地:
   上海和湖北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中心落户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设在武汉,两者共同承担了全国碳交易体系的支柱作用。
   自2013年上海碳排放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市以来,截至2021年一季度,上海碳排放交易市场累计交易量近1.6亿吨,累计交易金额超17亿元,300多家列入配额名单的企业涵盖了钢铁、电力、化工等27个行业。
   此前,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坦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也意味着武汉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会具备独特的基础。而武汉方面已经准备好抢乘“碳东风”,拟发起设立武汉碳达峰基金。
   京津冀自贸区
   8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支持北京、天津、河北自贸试验区参与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
   自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至今,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群环境污染联防联控的范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共推上下游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开展生态环境联合执法行动,发布区域统一强制性环保标准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浙江省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高标准制定实施浙江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要求。
   业界曾有关于碳排放额分配及减排潜力的研究显示,就2017年我国碳排放量、碳排放权分配额及初始余额数据来看,浙江省处于轻度欠缺状态。结论显示,浙江省在同档地区中减排潜力明显更胜一筹。
   而浙江省也自2020年10月就启动了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规划,前期调研摸清了全省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6个领域的“碳家底”,分4个指标进行了多情景模拟测算,拟利用大数据平台,构建碳账户体系。
   “我们会积极争取全国碳排放权有偿使用和转让试点及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落地浙江”,浙江省生态环境厅透露了这个消息。
   立法进程加快,深刻变革重调轻启
   5月27日,《国务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印发,《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被列入拟制定、修订的行政法规中。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碳排放权交易则是这场变革的先锋军、重要抓手,以及市场化推进器。我国顶层设计趋于完善,完成了“自下而上”、“自地方到中央”的立法进程,政策支持方向明确。
   未来的减排道路,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推演了“五碳并举”路径——资源增效减碳、能源结构减碳、地质空间存碳、生态系统固碳、市场机制融碳,并表示这场变革将涉及观念重塑、价值重估、产业重构及广泛的社会经济和生活影响。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弯道超车”的机遇也在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历程中酝酿而生。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就表示,全球的低碳转型为可再生能源带来了机遇,我国提出的新时代发展策略或将直接推动低碳技术迎向走在全球前沿的拐点。
   那么,市场繁荣就是顺水推舟的结果。
   RMI与中国投资协会联合发布的《以实现碳中和为目标的投资机遇》中提到,碳中和将撬动70万亿绿色基础设施投资;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国内18家研究机构开展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提出的“1.5°C目标导向转型路径”构想或需新增138万亿投资来实现。
   在全国碳交易市场建立前,业界预测到2030年,我国碳交易额将突破1000亿元。那么在全国碳交易市场建立后,是否会有更惊喜的结果呢?带着这样的想象空间,环保在线将与你一起持续关注“下回分解”。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台湾青年亲历大陆“民主协商实践”分享记
福州首票国际班列多式联运货物在马尾入境
今年1至7月厦门市外贸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9%
两岸青年“以舞会友”促街舞融合发展
(台海观澜)“海青节”折射两岸青年交流两组热词
福州再推5000个实习就业岗位助台青“登陆”发展
福州市仓山区闽剧协会揭牌 致力推进闽剧振兴
“通量―大气―遥感观测平台”:全球首个双塔通量观测平台在福建上杭揭牌运行
福建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于八月中旬在榕召开
“2023中国―东盟周”在福州开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