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通信行程卡”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步伐、支付宝小步伐、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资料图 消息一出,迅速在朋友圈刷屏。人们的激动也好、释然也罢,都很容易理解:这一诞生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出行必备”,和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意义重大。此前,它在很大水平上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从一个地方顺利到达另一个地方,而现在,这个决定权更多地交还给了个人。
近三年来,行程卡助力民众宁静出行,在“追阳溯阳”、排查风险、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调节和平衡的作用。行程卡应需而生,适时而终,既符合疫情防控的形势变革,也顺应了个人信息掩护和便民出行的具体要求。
其实,行程卡退出历史舞台,前两天就已经露出端倪。最近,尽管各地每天仍有新增陈诉病例,但部门省份已不再标志“高、低风险区”。既然风险区都不再标志了,也无需严格限制跨区域的人员流动了,行程卡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大前提。
特殊时期当有特殊对待,当形势不再那么特殊、氛围不再那么紧张,我们就要一步步向着如常的方向去调整。
不但是行程卡,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不停变革、管理步伐的不停优化,还会有越来越多的“特殊记忆”走出我们的生活。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们的隐退,就是我们的走出,我们走进更广阔的世界,布满生机地流动起来,就是对它们“曾经发挥作用”的不辜负。
固然,没了行程卡的束缚,也不能完全放飞自我。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并不是一句空话。无论什么时候,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都是必不可少的。而要“压平感染曲线”,防止可能出现的医疗挤兑,也需要各人制止“一窝蜂”。
当我们喊出“再见了,行程卡”,一定要认识到,我们期待的是什么,然后如何宁静地、坦然地抵达。
(原标题:澎湃新闻评论丨行程卡:应需而生,适时而终)
来源:澎湃新闻
流程编辑:TF0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