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天下要闻

沙尘暴再敲警钟,生态治理不能松弦(中央气象台再发沙尘暴预警)沙尘暴的生态屏障和成效,

时间:2023-09-12 18:09:17  来源:品牌世界  作者:品牌世界  点击:

 

3月1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沙尘暴黄色预警显示,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西部等地出现沙尘暴,局地出现能见度不敷500米的强沙尘暴。“这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大,是近10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张碧辉说。

其实不但是此次沙尘暴,京津冀及周边各地从3月初就开始接连拉响重污染天气警报。3月4日起,河北邯郸、廊坊等多地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3月9日,天津空气质量指数也破200。7日起,北京全域PM2.5浓度逐步攀升;3月10日,北京全市陷入“5级重污染”或“6级重污染”。

想彻底治理,只能从源头治理。然而,荒漠化是全球性问题,这些戈壁荒漠,大多由于气候改变,干旱少雨、植被失衡,以及人为过度放牧砍伐开垦等,经过日积月累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治理就可以见效。

不外,我们可以逐步改善,通过建立防护林系,防风固沙,稳定植被,从而阻挡沙漠推进,减缓沙尘飞扬,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这就是我国上世纪早就开始实施的举世闻名的“三北防护林工程”。

虽然此次沙尘主要起源于蒙古国,但专家称,其形成或与华北地区的当地污染物有关。国家都会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现,从3月14日晚开始,蒙古国南部的沙尘南下,与中国内蒙古西部、宁夏中北部等地区的沙尘叠加,再向东南输送至京津冀地区,同华北地区近日的雾霾天气叠加,最终形成了此次复合型污染。

可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蓝天守卫战”虽卓有成效,但还需久久为功,不能觉得差不多了,甚至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雾霾治理、防风固沙、防治水土流失、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治理依然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不能松弦。

楼兰古国,成为遗迹;大漠黄杨,横卧一地;黄沙戈壁,了无生机;飞沙走石,无处躲避;长夜漫漫,寒冷无比。去过无人区的人,就会体味到什么叫孤寂!什么叫静谧!什么叫天荒地老!什么叫人间地狱!如果再不治理,也许一些都会就会重复历史过去!

沙尘散去,蓝天回归。一切似乎归于平静。然而,要迎来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还需要我们不懈努力。沙尘暴不是生活的谈资,而是渗入环境治理的沙子;也不是手到病除的小病灶,而是关涉艰辛而恒久的治理难题。无论植树造林还是遏制水土流失,无论草原种草还是治理土地盐碱化,都需再加把劲。

另外,此次沙尘暴天气是跨国界的重污染天气现象,蒙古国亦受灾严重,3月13日晚至15日上午9时,蒙古国的狂风雪和强沙尘已致9人死亡、12人失踪。这也再次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生态治理是全人类的事,世界所有国家只有加强合作,携手应对,共享治理经验,才气换来长期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