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再快一点!”“视频已经拉出来,立即进行解析”“8号病例由1组负责流调、9号病例由2组负责流调”……
4月10日凌晨2时,海宁市公安局流调溯源专班办公室灯火通明,一道道指令从这里发出。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流调队员不知这已是第几个不眠之夜了。
一声声敲击键盘的噼啪声,一个个深埋于屏幕前的坚毅背影,查明病例活动情况,阻断疫情流传,这支抗疫战场上专攻流调溯源的“数智战队”誓要跑赢时间。
抢夺黄金时机,一天用掉半瓶眼药水
早一秒发现病例轨迹,病毒的流传链就能早一秒阻断。
抗疫战场上,流调“数智战队”总是第一时间出现的那批人。流调“数智战队”由公安、卫健部分工作人员合署而成,共同负担着新冠病毒感染风险人员信息研判、判定推送等工作闭环,他们的研判结果是抗疫指挥部划定“三区”极其重要的决策依据。
对流调人来说,24小时只是一个时间刻度,灯火不灭电脑不歇,时间以分秒计算。因为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眼睛干涩红肿几乎是流调人的“通病”,一天能用掉半瓶眼药水。
“最艰难是病例刚出现的时候,尤其是前8小时,大量的数据需要分析。”小组的首席研判员、协防警力嘉善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戴超介绍,“但经过几场硬仗下来,各人配合越来越顺畅,基本实现了流程化。”
啃下流调硬骨头,科技手段来助力
露天公园、商超市场、繁华街道……一个个普通的日常生活场景,一旦出现在流调工作中,就成了极其复杂的工作难点。尤其是对于协防警力来说,面对陌生的城市街景想要最快速准确找到病例生活场景,就更是难上加难。
“幸亏公安机关研发的电子地图为研判小组提供了数据支撑。”嘉兴市公安局科通处副处长马志伟告诉记者。
“像商场、公园这些场合,人流量大、人均接触多,如果在工作中有所遗漏,后果难以想象。”为了找出所有与确诊病例有时空交集的人员,港区公循分局副局长徐晓和队员们利用“智安街道”的视频资料,来判定病毒流传风险。同时结合“嘉行码”等大数据运用,快速判定。
但监控视频也有“帮不上忙的时候”,遇到视频中模糊不清的图景人像,需要把信息发到相关社区,借助他们的力量甄别。
锁定零号病例,他们打下一个个胜仗
找出零号病例,查清病毒流传源头,对流调溯源工作组来说才算打了胜仗。
“大数据给了我们很大便利,我们多次复盘,串联信息,最终乐成锁定零号病例。”海宁市公安局网安大队大队长钟一鸣相信,只有经过反复追溯推敲的数据才是最可靠的。
“研判员围绕时间轴等关键词,对多个病例去过的地方进行分析发现,这些病例都与一名男子存在‘同时空’的情况。”钟一鸣说起零号病例的发现,充满红血丝的眼睛有了光彩,“我们对场景和人物反复刻画,从上万人中剥离出目标人物,从海量的监控、数据中抽丝剥茧、多场景回溯,从上百个小时的监控画面中,找到疑似零号病例短至零点几秒的咳嗽、吐痰动作,最终锁定流浪人员姜某某。”
零号病例的发现,极大地鼓舞了这群夜以继日的流调人。但疫情的反复、零星病例的出现,始终牵动着这支抗疫战场上“数智战队”的神经,“我们誓要打到底、打胜利!”
记 者 || 桑新美
通讯员 || 李雪林
编辑 郭蓉
|